本篇文章744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3月19日电据中国之音《新闻之夜》报道,人们一谈起中国经济,马上想到物价上涨、房地产调控、收入分配等问题。2011年中国物价水平能否控制在4%以内?普通人的住房需求能实现吗?收入差距会缩小吗?普通人的疑惑也是专家关注的焦点。在今天的中国发展论坛上,吴敬琏、范刚、李稻葵等重量级专家发表了看法。
李稻葵:价格指数相对温和
李稻葵曾将中国比作世界经济的稳定器。这列高速运行了30年的经济列车,在2011年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2010年中国物价指数为3.3%,11月曾查为5%。但与2008年2月的8.7%和全年的5.90%相比,物价指数相对温和。
范刚:虽然cpi不高,但是低收入阶层感觉很强
北京大学教授樊纲认为,大家对此次通胀反应强烈的原因之一是,高房价让很多需要买房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高房价印象,另一个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结果:
樊纲:中国近年来收入差距不断拉大,70%的低收入阶层主要消费食品。所以,虽然整体cpi不高,但是当食品价格涨到10%的时候,占据很大面积的低收入阶层就感觉很强大了。
吴敬琏:消费意愿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
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强烈预期使储蓄意愿达到了历史峰值。央行公布的第一季度存款人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消费更多”,这是自1999年进行问卷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高达85.8%的城市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44.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的变相储蓄,41.6%首选“储蓄存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缺乏消费意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我们长期存在的储蓄过度和消费不足的失衡仍在继续。为了保持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和持续增长,缺乏内部动力意味着最终需求不足。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专家解析消费为何萎靡不振 物价和收入差距是症结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