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0字,读完约4分钟

当他喝完一杯双份浓缩咖啡后,脸上疲惫的神色瞬间消失。可见他努力对抗时差、突变和一切可能的困难。

是什么让一个20岁以下的少年耐得住寂寞,在枯燥的行业里泡了50年,才成为这样一个完全专业而又弥足珍贵的长辈?是他一贯的坚持,是坚持后的甜果。

他擅长自己的领域。他有时用强硬手段,有时用温和手段来解决即将到来的问题。他可以害怕舆论,主张裁员;也可以为了股东的利益不遗余力。他是一个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用了半辈子的时间铸造了一个职业的外壳,最后这个外壳成了他的毛皮。

瑞银集团(UBS)首席执行官郭儒博(Oswald j. grübel Guo)。

2009年初,67岁的他退休了,濒临死亡。全球金融风暴肆虐时,他力挽狂澜,带领瑞银从亏损走向盈利复苏和发展;为了改善瑞银的财务状况,他大幅度推出了多项成本削减计划,瑞银全球裁员1.2万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动荡时期,他是一个冉冉升起的英雄。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他就已经在欧洲金融界创造了一个传奇。他最初在德意志银行当学徒,后来成为怀特·韦尔德证券(white weld Securities)、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和瑞银集团(UBS Group)的CEO,成为欧洲和世界金融市场的重要人物。

2011年1月,在上海香格里拉酒店顶楼的一间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在金融危机中走马上任、带领瑞银度过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英雄。

半个世纪见证了金融业的兴衰

郭儒博从瑞士来到上海,没有时间时差。在瑞士的那个晚上,当他应该进入深度睡眠时,他在瑞银大中华区研讨会上发表了演讲,随后是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尽管如此,郭儒博不乏一位精力充沛的领导人的风格,在讲话和举止上思路清晰。

他是记者采访的另一位不想进入金融行业,后来成为一家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金融人士。郭儒博最初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经过祖父的劝说和与家人的反复讨论,他最终选择了金融业。他在金融行业呆的时间越长,接触的内容越多,能力越强,越热爱这个行业。

“在金融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其他行业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经济走势如何,甚至可以找到背后的一些哲学意义。我很热爱这个行业。”郭儒博说。

自1961年进入德意志银行,参加“学徒制”在职培训以来,郭儒博在金融业工作了50年。他认为,金融业的透明度已经大大提高。" 50年前,外人可能不知道金融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他经历了二战后的每一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2007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他经历过的最危险的一次。“这场危机并不常见,也不令人惊讶。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不会遇到同样严重的金融危机。”郭儒博说。

郭儒博说,及时有效的政策调整防止了大萧条的复发,但我们“只是”得到了大萧条。尽管进行了适当的政策调整,突出的挑战仍然令人生畏。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高失业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人力成本。赤字和政府债务比率的飙升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欧元区。

此外,郭儒博认为,官方对金融业的支持是政府债务负担日益加重的部分原因。对于除冰岛或爱尔兰之外的所有国家来说,相对于挽救银行业并向其注入资本所产生的直接成本而言,仍然远远小于生产率损失、减税和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间接成本。

因此,在郭儒博投身于金融市场的那些年里,他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时代的经济、宏观政策和政治因素能够对投资和风险管理的结果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很容易从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和货币之间的高度相关性看出。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风险偏好/风险规避”交易。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交易导致投资业绩大幅波动。因此,毫无疑问,宏观形势非常重要。”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瑞银集团CEO郭儒博:从学徒到金融家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