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4字,读完约3分钟
周小川在记者面前总是面带慈祥的笑容。在2010年美国著名杂志《外交政策》公布的“世界100大思想家”排名中,周小川排名第四,超过排名第五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掌握世界经济命脉,对世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记者:谈到过去五年,我们不得不提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货币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如何看待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多重变化?
周小川:“十一五”前两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由过快向过热转变的风险,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向明显通胀转变。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将货币政策从“稳定”改为“适度从紧”,再改为“从紧”。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0个百分点19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8次,加强信贷总量调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将货币政策由“紧”转为“适度宽松”,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确保流动性供给,明确释放确保经济增长、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窗口引导、风险预警和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金融机构关注贷款稳定持续增长,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新形势,努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引导货币状况从危机应对稳步回归正常状态。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总的来说,“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快速变化和各种风险不确定因素的明显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不同时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合理把握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不仅有效维护了币值稳定,也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记者:这五年普通人手中的财富变化曲线是怎样的?
周小川:按照国务院“速战速决、重拳出击”的原则,中国针对金融危机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了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复苏首先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滞后,货币政策的惯性使得价格上涨,资产可能出现泡沫。关键是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使价格尽快回到正常水平。
这五年普通人的实际收入应该会增加。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的劳动报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居民也有更多的渠道来管理财产收入。除了存款,他们还可以通过买卖股票和债券来维持和增加收入。所以在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人收入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高于同期cpi水平,但当价格下跌时,大家都觉得不明显,而当价格倒挂时,往往会有很多讨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政府高度重视保持低通胀水平,这意味着居民收入也会增加。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周小川目标:良好金融环境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