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2字,读完约5分钟

(声明:刊用《中国信息周刊》稿务经书面授权)

礼堂成为了所有时代的社会潮流记者

从2002年开始,摄影师邵逸农和慕辰走遍全国,从延安拍摄了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300多个大礼堂的珍贵照片。
在摄影师眼里,礼堂外观的年代感特别强,就像最早的礼堂一样,沿袭了过去古建筑的雕梁画楼。 然后去寺院类; 解放初期以前比较简陋; 50年代之前有一点苏式,雕花。 到了70年代比较简单粗糙。80年代出现了瓷砖类。90年代有大玻璃、铝合金。

政治工厂

第一个礼堂建设高潮,在建国初期。 1951年初,邓小平决定建设重庆大礼堂时说:“我们不仅要有生产工厂,也要有政治工厂。” 这个政治工厂是指大礼堂。

大跃进期间,单位不分等级,村镇不分大小,都着手讲堂工程。 据1960年人民日报报道,大跃进期间,山东荣成县15个公社中有7个打算建大礼堂,3个已经奠定了基础。

根据一位计委干部的回忆录,河南省是全国大跃进的先进省,旧县公社门口当时建有巨大的礼堂。 当地干部说:“这是省规定,必须限定时间在各公社所在地修建三座大楼:一座像军区礼堂一样的大礼堂。 第二是河南酒店式招待所第三是郑州百货公司这样的百货公司。 我们只是盖了一个大礼堂,砍了附近的树不说,拆除了大众的400个房间。 ”。

第一个礼堂不设座位,有的连水泥都没有。 礼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席台,主席台以夸张的方式设置在那里,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

文革期间,这种权力达到了顶峰,主席台成为了政治风暴的策源地,所谓革命,成了新概念的“礼”。 那时礼堂的活动除了批判斗争外,还是批判斗争。

在斗争中,礼堂本身也遭受了空前的惨祸。 重庆大礼堂原舞台外包装的模拟唐飞天彩画,改为红海和标语。 清华大学的旧礼堂,成为1968年“清华百日大武斗”的主战场之一。 造反派在工宣队来的时候,在礼堂前引爆了地雷。

公共文化

80年代,崔健的《什么都没有》,北岛的诗在礼堂找到了最初的知音,在社会复活之初,在学习、报告、总结、联欢、电影、追悼礼堂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牵引着所有人的喜怒哀乐。

1975年,胡耀邦主持科学院工作时多次发出指示,尽快翻修“四不要”礼堂。 他的理由是中关村地区没有大的公共建筑,给广大员工的大会议和娱乐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这似乎包括礼堂功能的转换。

46岁的首钢工人王中说,文革时期,仅有军区大院的小礼堂担任了电影院的角色,文革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许多单位礼堂说,“鱼眼混珠”成了“电影院”。 由于部分单位电压不足,上映电影无法调整空,在炎热的日子里,很多人挤着看几个小时,就像“桑拿”一样。

作家阿城是这样想起1970年代末从乡下回到城市的。 “北京好像随时都在上映《内部电影》,无法防止。 突然有消息。 在哪里几点上映电影? 有票和入口。 慌慌张张地骑自行车,刮风,门口人山人海,像小偷一样找人,收票后偷偷地高兴,挤进了门。 灯暗了,所以高兴,小的在乡下种田,北京人的猫在“内部”看电影呢。 ”。

李少红说:“我翻过墙进了大礼堂的女厕所,偷看了被禁止的电影。” “这集在同龄人中很普遍,但我做得不好,第一次‘列宁听说了1918,但我们被看门的爷爷堵在女厕所里了’。

如果集体生活依然如火,礼堂就不会寂静。

年轻人只是为了在礼堂门口通宵看电影,新人跳进礼堂举行集体婚礼,3000多名北大学生关在礼堂里读疯狂的诗,孩子们在礼堂里唱《红色五月》,《热情、天真、使命感、人文》全部

荒凉的空场

90年代以后,成为了礼堂空。 无论是换成电影院还是换成工作室,都是礼堂空。 邵逸农和慕辰在自述中说了礼堂的末路。

由于社会的政治重心向经济重心的完全转变,以及集体经济和国营公司的式微,喧闹的礼堂变得寂寞空场。 造了一座又大又不合适的建筑物,大部分礼堂在我们拍摄之前或之后都被拆除了。 剩下的,农村大部分都变成了仓库、现场、学校甚至牛棚,或者完全废弃了。 在城市里被改造成了舞厅和溜冰场。 虽然保留了现有会场和剧场的功能这一点很少,但豪华舒适的装修淡化了过去浓厚的政治味道。

在今天拆迁改造的高潮中,只剩下一点具有这个强烈时代特色的建筑物。 我们经常感叹“拍的速度赶不上解体的速度”。 比如找到青海省互助的五十中学礼堂时,工人脱下屋顶,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拍了它。 房子只剩下木梁,整体裸露,在黑暗的天空空下连主席台的红色横幅都惨淡。 再晚一天,我们可能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需要联系礼堂进行业务的,除了理发的机关单位的包外,只剩下试验训练、“气功大师”的说法、医药代表的药品宣传会等,对此,红塔礼堂基本上不能接受,毕竟是国家机关的一部分。

标题:【快讯】中国礼堂的记忆:每个时代的社会潮流“记录者”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5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