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4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匆匆到来,一些著名景点的门票价格上涨,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统计显示,国内5A景区平均门票价格已经进入“100元时代”,而“门票经济”给游客的正常消费心理带来了新的冲击。

想想吧。尽管每次票价上涨都吸引了用户和公众的呕吐,但这并不能阻碍最终的票价上涨。面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的“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率不得低于3年”的通知,一些景区只将以前的年度或两年一次的上调改为3年一次的上调。

门票价格上涨和由此产生的“门票经济”离不开旅游业单一的经营模式和配套产业发展不足,这反映了当前旅游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然而,如果我们陷入每一次上涨都必须逆转的局面,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一现象背后的规律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门票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奇怪的票圈“三年后会上涨”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供求不平衡,尤其是在节假日。对于景区来说,需求大于供给,价格自然有上涨的动力;另一方面,如果供大于求,你只能自己玩。

“机票经济”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关键是它也涉及民生。许多“玩不起”的叹息和对“景点近视”的评价实际上是在这里,而不是在供需平衡的市场法则上发生了什么。

因此,在寻求解决办法时,我们仍然必须尊重相关的经济法律,简单地牺牲有形之手的“杀手”,这只会有一段时间的效果,但不会有助于长期解决问题。

面对越来越高的票价,许多人谈论免费游览杭州西湖和其他景点。是的,近年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通过免费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但并不是全面免费的。灵隐寺和雷峰塔等景点仍然收费。景点的管理因地而异,反映了统治者的智慧。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谈到节假日交通拥堵现象时,曾使用过一个经济术语“租金耗散”。这意味着,一旦一个东西是免费的,或者没有主人,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得到它,它的价值将大大降低,或者变得毫无价值。中国的一些城市曾计划收取拥堵费,目的是避免“租金消散”现象。景点门票不能等同于交通费用,但客观上它们也起到了“门槛”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重点保护的历史遗迹,比如紫禁城,近年来门票价格上涨,而且他们只收门票,限制每天的游客数量。

因此,景区收费与免费门票、门票涨价与“门票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解决人们批评的“门票经济”需要辩证对待。有报道称,2014年中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近年来海外旅游如此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中国人认为国内旅游体验差,类似的费用不如旅游市场比较成熟的海外旅游。影响国内旅游质量的原因之一是景点拥挤,这是许多人亲身经历过的。这也是一些景区经理在面对批评时可能会有困难的原因。

如果“疾病”的原因很清楚,就可以开出正确的药。

(编辑:张越)

标题:票价上涨应该辩证看待。只有当疾病清楚时,才能开出正确的药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