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的温柔令人惊叹。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9个省和地区,汇入大海,全长5000多公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十次改道和数千次决口,给生活在河边的人们留下了无数的痛苦。宁夏似乎是个例外。自古以来,就有“黄河富宁夏”的美谈。黄河两岸的宁夏人民不能忘记60年的辉煌记忆。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横跨黄河的青铜峡黄河铁路桥。这座铁路桥的变迁与不远处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密切相关。1958年,由三门峡水利工程局和宁夏建设者组建的黄河青铜峡水利工程局,汇集了宁夏各县区1万多名水利专家、技术工人和群众,拉开了青铜峡水利工程建设的帷幕。当时,青铜峡水利枢纽所需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完全依赖国家从外省调拨,这些长途运输的材料,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只能堆放在黄河岸边。因此,尽快解决施工现场的运输问题已成为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黄河两岸的渡船需要运输大量的物资,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工程要求。这座桥的建设也经历了艰辛,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桥梁建设的材料仍然稀缺。青铜峡工程局当时修建了拦河大坝,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用于桥梁建设的钢梁。最后,在Xi铁路局和兰州铁路局的支持下,该钢梁在陕西省临潼市被发现。1958年11月23日,青铜峡黄河铁路桥正式开工建设。修建铁桥的兰州铁路局桥梁工程队,在许多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指导施工的工程师们进行了自己的设计,在黄河截流期间使用了冰梁,并大胆地使用木制桥墩来支撑重达150吨、跨度48米的大型钢梁。青铜峡水利工程局的官方报纸《青铜峡报》详细记录了黄河铁路桥的建设情况:兰州铁路局管桥队队长吉良根、工程师张来到青铜峡施工现场,开工时一无所获。桥梁施工队的120多名工人和130多名民工在寒冷的冬天与强风搏斗,并在结冰的河上组装钢梁。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同时使用两辆桁架车吊装钢梁的方法,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多。当时,施工队于8月份进驻青铜峡。在这一过程中定居青铜峡后,当时只有70名技术工人没有材料和图纸。然后,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钢梁从陕西运出,图纸是在施工时设计的。因为11月是冬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尤其是在冬季施工期间,一些工人脱下衣服,在水下打木桩。19910.199898988885
这座铁路桥连接了河东和河西地区,成为黄河两岸的交通枢纽。大量不能用汽车运载的工业设备和重型机械可以直接运往吴中及河东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自治区工业基地的建设。当时,黄河铁路桥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桥梁,桥面上有火车、汽车、脚手架和行人。铁路桥是一座半永久性桥梁,由一座横跨黄河的“大铁路桥”和一座横跨唐莱渠的“小铁路桥”组成。
青铜峡黄河铁路桥是宁夏第一座黄河大桥。它是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宁夏黄河南北两岸的重要枢纽,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起初,许多从银川到固原的车辆都要经过这一点。青铜峡黄河沿岸,尤其是青铜峡镇,当时非常繁荣。随着时代的变迁,宁夏建起了许多黄河公路桥梁,逐渐淡出了交通枢纽的地位。直到10年前,中国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调查,青铜峡黄河铁路桥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青铜峡市政府确定铁路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自治区政府将其列入自治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黄河铁路桥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调查“百大新发现”之一。2015年,黄河铁路桥改造后,青铜峡市对收集的铁路桥历史进行了筛选,并在铁路桥两侧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为来往于铁路桥的行人和游客留下了一段清晰可见的历史。这座铁桥见证了宁夏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它所承载的记忆值得珍惜。
60年的沧桑,60年的迅速变化,发展,变化和精彩的生活浓缩成历史的图像,旧照片打开尘封的记忆,告诉一代又一代无悔的青春,古老的故事,再现燃烧的时代,感受宁夏的胜利进步。(王宝君)
编者:林
标题:宁夏:青铜峡黄河铁路桥记忆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