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7字,读完约4分钟

房价上涨的原因很简单:需求大于供给,或者供给小于需求。 影响需求的长期因素有城市化、适婚人口增加、收入增加等。城市化和人口变化缓慢,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大致同步,即每年8%至10%。这三个长期因素很重要,但不能解释短期内房价暴涨的原因。 在决定需求的短期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货币供给。2009年,广义货币m2增长了27.7%,而同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6.7%。通俗但不严格的说,实体经济不需要那么多钱。多出来的20%的钱都去哪了?楼市和股市。就像给病人输血一样,一旦超过身体需要,必然会在脸上、腿上、屁股上肿起来,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 过剩资金主要通过贷款进入楼市。不仅房贷好贷,房地产商的开发贷款都不是问题,借给工业企业的钱都转化成企业的利润和你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衣食无忧,想色欲”,色欲一定要有住的地方,于是买房需求上升。请注意,增加的收入并不是企业和你创造的价值,只是央行印出来,商业银行转给你的一纸堆砌。反正纸上印着毛主席像,用它可以100元起买东西。随着贷款和纸币的泛滥,土地价格和房价飙升。 货币过度对购房需求的影响还有另外一个渠道。虽然是间接的,但其重要性不亚于直接效应,那就是通胀预期。发了这么多票,通货膨胀是早晚的事。为了防止储蓄贬值,人们纷纷提出存款,购买实物资产。除了黄金,能买到的实物资产就是房子。房价不应该涨有什么原因吗? 看供给面。 对短期供给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2007年的宏观紧缩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对需求下降和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缩小开发规模,导致2009年供应不足。没有人预料到2009年的货币供应量会在几个月内释放出来,而房地产开发需要时间,供应不可能马上跟上。货币刺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巨大的购买冲动全部发泄到价格上。 有人说2007年的宏观调控太急太强,其实不然。早在2005年和2006年,经济就已经出现过热迹象,所以当时应该适当收紧。决策层的gdp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行动缓慢。到了2007-2008年之交,当cpi通胀率达到两位数时,它急于抛出一剂猛药,却意外地赶上了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于是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由此可见,宏观调控不靠谱。由于这个问题不是本文的主题,这里就不讨论了。 楼市就像股市。需求越强,卖家越不愿意卖。随着供应越来越紧张,开发商被拿出来当靶子,就像“看病贵”被归咎于医生收红包一样。开发商为什么要盖盘?原因与农民在歉收年份囤积粮食完全一样——价格预计会上涨。为什么看涨?开发商计算过,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买房是保存居民储蓄价值的最佳方式。这让我们回到货币超调和通胀预期的问题上,这一方面刺激需求,另一方面减少供应。 决定房地产长期供给的最重要因素当然是土地。在现行政策下,土地供应已经封顶,“18亿亩”农地红线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压线,不可触碰。坚持这条红线,待开发的土地会越来越少,但人会越来越多。居民自然认为“房地产永远是稀缺资源”。在这条红线下,房地产开发商忙着囤地,因为“土地永远是稀缺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土地就相当于给房价上了保险。买卖双方都看涨会有什么后果?房价不是最高的,只有更高。【/h/】供需分析很清楚,稳定房价是有办法的,无非是抑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控供需的关键是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预期。【/h/】城市化、人口、收入带来的需求是自然健康的,不需要调控。治理的重点是滥发金钱造成的虚假需求。既然是货币的错,“要系铃铛”,那么央行就应该收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一关闭,不仅贷款减少,通胀预期也降低,居民买房保值的动机减弱,需求进一步减少。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许小年: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