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20字,读完约10分钟
语音记录
■总体而言,中国高等教育没有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的创新智慧竞争生成。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
■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学生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特长和优势、潜力的过程中,要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有机结合,通过德、智、体、美的相互促进和有机融合,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能大有用、能担责任的支柱材料。
昨天上午,庆祝清华大学成立一百周年的盛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广大有志青年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广阔舞台。我国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很大的成就,而且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他们应该雄心勃勃,脚踏实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民族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出席了会议。
上午10点,庆祝活动开始了。胡锦涛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了讲话。首先,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全国高校的师生、员工、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不断提高质量
必须贯穿高校的全部工作
胡锦涛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之中。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大力增强科研能力,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参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自觉参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自觉参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建设一批世界级大学
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
胡锦涛强调,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大学成为知识创新的源泉、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场、扩大开放的桥头堡。它必须始终贯穿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之中。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大力增强科研能力,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参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自觉参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自觉参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胡锦涛给全国各地的年轻学生
提出三个希望
胡锦涛在讲话中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和全国的青年学生提出了三个希望。第一,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对创新敏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优秀技能。第三,要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的有机结合,努力成为能大有用、担当得起的支柱材料。
■让老师成为
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胡锦涛还强调,教育的大规划应该以教师为基础。广大高校教师应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引路人。我们应该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充分信任和依靠教师,形成更强大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潮流,使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庆祝会由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主持。
清华大学校长顾、清华大学教师代表、清华大学学生代表齐在会上讲话。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峰、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分别代表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发言。
新闻分析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
23日,2011年全球大学校长峰会暨环太平洋(601099)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大学校长齐聚清华校园。“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外校长的热门话题。在他们眼里,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
■缺乏杰出的科研和教学追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位中国大学校长表示,中国顶尖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都专注于世界级水平还是不够的。很多人安于现状,只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者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另外,同行之间很少有纯学术交流和批评,在争议中缺乏持续改进的文化环境。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认为,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各方面的世界一流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勇于“与大师战斗”,有培养“社会领袖”的志向和目标。
芝加哥大学被誉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摇篮。自该校成立以来,已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该校毕业,其中包括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
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齐默(Robert Zimmer)告诉记者,芝加哥大学主张激烈的学术辩论是高产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秘密”。学生和老师总是在一种“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工作,任何研究成果都必须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激烈争论才能“站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本科生一样,发表任何学术成果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
牛津大学创建于1167年,培养了以几十位英国首相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杰出人才。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校长表示,牛津大学也倡导学术辩论,营造和保持“开放、自由、激烈”的学术辩论氛围是学校精神的灵魂。
汉密尔顿认为,以清华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应该致力于在各个学科领域追求卓越。世界一流的大学应该在教学、科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方面保持卓越的标准,并兼顾艺术和科学。只有这样,这所大学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缺乏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是参与大学校长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他们心目中世界级大学的共同认可标准之一。国内多位大学校长提到,中国大学在跟踪世界前沿科技和最新思潮、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的教学体系和经验、吸收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大学的研究成果和价值观应该走出教室和实验室,影响政策制定,增加社会财富,更广泛地传播知识。在21世纪,只有全球化的世界级大学才能有效实现创造新知识、培养人才和影响国际社会的三大功能。”汉密尔顿说:“世界一流大学要培养国际公民,让学生成为国际事务的领导者;培养能引领21世纪潮流的人才,一个没有全球视野的人,不可能成为引领时代的人才。”
校长说,为了使学术研究全球化,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在一所大学里招聘国际人才和来自不同国家的顶尖学者。智慧的碰撞将创造震惊世界的新发现。他建议大学应该是一个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的平台,并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
许多中国大学校长,如李建保,认为中国一流大学在增强全球视野方面做得不够。李建保说:“我们的大学应该从各个方面着眼,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和国际责任教育,让他们关注世界趋势,解决未来的世界问题。因为世界一流大学要为世界的进步和文明做出贡献。"
■缺乏轻松的环境和内心的平静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多中国大学校长指出,制约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最重要因素是办学体制。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而决定性的作用。
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发挥自己的作用,处理好与大学的关系,将办学自主权交给大学,为学校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此外,校长们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个社会应该对大学的发展持和平的态度,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来自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校长表示,他们的学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才成为世界级的大学。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说,牛津用了800多年才有现在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此外,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一批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大学,也是历经数百年才建成的。
对比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中国大学要成为世界级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木栽培,教育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浮躁急躁并不能造就世界一流的大学。”
标题:胡锦涛希望青年人全面发展保持个性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