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喀斯特山区,是一个石漠化县,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由于土地稀缺,许多当地农民在石头缝里种植玉米和红薯。名伦镇八面村村民秦说,为了谋生,他经常去山里放牛砍柴。
现在,曾经在秦野有放牛的山变成了一个风景点。2009年,一家公司利用巴米扬村的景观,租用山丘和田地进行开发。除了稳定的租金收入之外,一些村民还开设了农家旅馆、烧烤摊或在景点工作。叶回到家乡,在景区当保安。月薪超过2000元。“我还计划在家里种5亩地的绿色蔬菜和杨梅,向餐馆出售绿色蔬菜,向游客出售杨梅。”
记者最近在广西环江、巴马、大华、马山等贫困县采访时发现,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当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新审视祖祖辈辈奋斗生存的地方,发现了土地的真正价值,于是他们重整山川,放弃了种植的“泥饭碗”,走上了旅游的“金饭碗”。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标表示,环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当地喀斯特地貌保存了从高原喀斯特到低山喀斯特的完整地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虽然许多村庄有美丽的自然环境,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封闭,很难摆脱贫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推进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从规划和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引导条件好的村庄开展旅游开发,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麻山县也是一个石漠化县,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潘村民所在的镇乔老村小独壁屯有72名村民。许多村民长期靠收集破布和擦鞋为生。2013年,当地政府将小都白屯列为帮助村民修缮房屋的综合示范村。记者在白盾小店看到,白色的房子隐藏在绿色的山丘和树木中,一条蜿蜒的河水流过。
县旅游发展局局长黄表示,马山县是典型的大石山地区,缺乏土地和水的自然生态导致许多人生活贫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整合独特的地理、生态、农业和文化,引导农民建立旅游合作社,努力使荒地成为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区。据不完全统计,该县目前有10座星级农宅和40座未评级农宅,有1.5万人直接从事旅游业。
根据记者的调查,当地旅游扶贫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依托好的山水发展旅游业。马山县牯岭镇牯岭村弄拉自然保护区是石漠化治理示范区。20世纪60年代,村民们意识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开始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同时种植竹子种子和移植中草药,最后变成了青山绿水的荒地。2008年,农拉屯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发展生态旅游。该合作社董事长李荣光表示,在合作社中,村民占60%的股份,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
第二,依靠文化资源带动旅游。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滇、桂、黔接壤的石漠化贫困地区,也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那道乡林平村保存着清朝光绪皇帝写的“只有仁者生存”的牌匾。林平村大力发展长寿文化旅游。“游客可以通过与村民一起制作特色小吃、品尝‘百宴’和了解长寿老人的日常生活来体验长寿文化。”据景区负责人宋文豹介绍,目前景区员工主要来自周边村庄,大多在淡季工作,月薪1000多元。在景点的带动下,有20个村民开起了农家旅馆,单每个家庭年收入就超过6000元。
第三,开发特殊食品来帮助旅游业帮助穷人。大华瑶族自治县也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那里有许多山和贫瘠的土地。为了摆脱贫困,大华县瞄准当地特色食材,以生态美食引领旅游业发展。县委书记杨龙文表示,该县境内的红水河流域长达160多公里,富含河鱼、黑山羊和当地菜肴等生态成分,这也推动了该县养殖业的发展。2016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收入14.8亿元。
编者:胡彦明
标题:旅游扶贫让“泥饭碗”变成“金饭碗”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ly/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