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4字,读完约4分钟
2010年,商品市场如火如荼。农产品等商品价格暴涨是谁导演的?一度对这个话题有很多恐惧。
虽然与发改委资金操纵理论相悖的农业部等部委认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天气因素和国际市场整体走势推动的,但问题的底部还是值得一问的。
两会期间,NPC唯一的商品期货行业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接受了《中国商报》记者的专访,系统还原了期货交易所炒农产品价格的判断和原因,以及如何创新和报价金融工具。
期货注重理性引导
中国商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物价总水平应该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期货市场最大的作用就是找价格。如何看待农产品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
刘兴强:从去年大连期货市场的运行来看,期货市场反映了调控前的市场预期,也反映了调控后的政策预期。比如2009/2010年玉米价格偏低,2009年底出台国家临时玉米收储政策支持玉米价格。2010年3月后,频繁的灾害性天气、对玉米短缺的强烈预期以及俄罗斯等主要小麦出口国7月后的干旱,导致玉米价格迅速大幅上涨。进口增加打破了国内玉米长期以来相对独立的价格走势,与cbot的联动增强,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现阶段国内玉米期货市场充分反映了国家政策和供求因素的变化,反映了市场的客观预期,事后证明其价格真实有效。去年11月9日之后,在加息、国家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强交易所监管的影响下,玉米期货价格先于现货下跌,两周下跌约3%。现阶段玉米期货价格的运行充分反映了国家调控政策效果的预期。
农产品期货仍需创新
中国商报: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适时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东北地区优势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大企业的反应是什么?
刘兴强: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事实上,自从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大豆、玉米等优势农产品期货以来,东北农民就成了期货市场的受益者。上市农产品期货使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够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经营风险,借助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像2006年春播,按照当时远月的期货价格,种玉米每公顷收入比种大豆多200多元。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东北农民多种玉米少种大豆。那一年,由于种植结构的及时调整,仅黑龙江农民就增加了10多亿元收入。
此后,参照玉米期货价格,玉米成为东北农民近年来扩大的粮食品种,收入也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同时,期货市场的运作也使得东北地区的粮食价格与产区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市场的对接。比如以前销售区的大豆价格传到生产区要一个多星期,现在只要一两天;以前黑龙江到大连的中间商每吨大豆的利润是80 ~ 200元/吨,现在降到20 ~ 40元/吨,大部分利润都留在农民手里。因此,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从机制上引导东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建立和服务,对于地方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货构成了金融体系的要素
中国商报:你曾经指出,中国的崛起需要金融支持,未来中国的期货市场要在金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要鼓励期货市场创新,使其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金融战略高地。如何理解期货市场在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一步发展国内期货市场?
刘醒强:从国际经验来看,期货市场作为全球商品交易的重要平台,是美国政府全球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际原油价格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美国以原油期货确立了全球原油贸易的定价基准,牢牢把握了能源进口的价格主动权。美国每年进口数千亿美元的原油,小小的价格优势就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刘兴强:期货是助推器 不是绊脚石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