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7字,读完约3分钟

罗兰·贝格先生曾两次被德国前总理施罗德邀请担任经济部长,但都被婉言拒绝拒绝。目前,他仍在许多国家担任政策顾问。29日,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伯格应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邀请,就“世界经济与德国模式”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德国模式”可以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很好的参考。

金融危机期间,所有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都有所上升,美国高达9.8%。德国是个例外。去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3%,并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股市也表现不错,增速超过其他发达国家。

德国人口只有8200万,但却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德国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罗兰贝格认为,德国一直有自己的哲学,就是“德国模式”。内容包括重视制造,向世界提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重视出口;追求共识的企业治理模式;基础设施和教育好等等。

德国非常重视制造业。罗兰·伯杰指出,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这就是德国和日本。这样的特点可以提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这也是德国经济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出口方面,与中国、德国、美国、日本相比,大家会认为日本也是出口大国,但日本出口只占经济的一半,德国出口占gdp的33.6%,中国占24.5%。

基础设施的各项指标,包括港口、高速公路、机场都很好,这是德国非常强的优势。罗兰·伯杰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反映了两国的共识,即重视基础设施投资,因为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基础。

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与美国不同。美国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加股东的价值。对于德国企业来说,治理的首要目标是创造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德国公司法要求企业管理层要照顾好社会的利益,社会的未来,企业的未来。因此,从这种企业文化和法律要求来看,可以看出德国企业有更长远的眼光。罗兰·伯杰认为,这是“德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的教育制度非常独特和成功,这也是“德国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罗兰·伯杰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德国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培训机制,即培养技术工人。在德国,技术工人的含义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工人。

目前在中国,制造业目前还不是很普及,据说正在向服务业转型。但德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仍然把制造业作为核心支柱,作为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这其实是值得深思的。“德国模式”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伯格认为,德国模式只是众多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一种,它确实取得了成功。当然,德国模式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需要综合判断这种情况。

标题:罗兰·贝格:德国模式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好的借鉴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