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马最辉煌的岁月都藏在照片里。在纸箱里收集的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高高的烟囱、鲜红的铁水和精力充沛的钢铁工人——但他们都不包括自己。

但是首钢的老摄影师一点都不后悔。事实上,马栗坤很自豪能够用他的相机记录下首钢同样辉煌的岁月。

这位78岁的老人总是回忆起“盛世”时代。该钢铁厂建于1911年,曾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侧吹转炉和第一台现代高炉,钢产量甚至一度位居全国第一。作为钢厂的工人,因为工资高,福利好,所以特别漂亮。

这位来自河北唐山的年轻人,1951年通过老乡介绍进入工厂,在工厂里向一位“国民党留下的技术官”学习摄影。没过多久,他跳槽加入了工会,单位花了1500元买了一台西德产的“鲁来”120相机。

“这是新华社记者的标准!”现在回过头来看,马的语气中仍流露出一丝自豪。他个子不高,说话偶尔流露出唐山口音。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首钢的地位极其重要。1958年,马被调到工厂自己的报纸《石岗小报》当摄影记者。当时“大跃进”期间,“以钢为纲”,首钢和全国一样,陷入了大炼钢的兴奋之中。

退了十几年的老人,还记得在工厂里拍到“第一转炉钢”的那一刻。因为当时技术还不成熟,攻丝时间一拖再拖。为了给第一个炼钢炉拍照,马栗坤在露天车间等了18个小时,下雨时,他不得不躲在一旁的空心水泥管里。

“当时全厂都很上进。”马栗坤回忆道。他记得最多的,在一个5000人的大会上,总经理一喊,工人们立刻冲出来,骑着自行车直奔工地。

不仅工厂工人,各大媒体也纷纷派记者与马一起等待第一批钢材。甚至有几个作家诗人都住过工厂的招待所,希望能从这里找到写作素材。

虽然只是半路出家的摄影师,但那时候马几乎成了各大媒体的通讯员:“最红火的时候,京华日报每周都有我拍的照片。”据一些统计,仅在报纸上发表的他的作品就有2000多部。因为经常拍照,所以在几十万人居住的首钢是“名人”。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起初,他喜欢拍摄浓烟滚滚的烟囱,因为这是“工业化的象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他思索着“隐藏浓烟”。为此,他特意选择了晚上站在工厂旁边的石景山上6个小时,捕捉到了工厂里运送矿石的列车灯光和钢水轨道。烟囱藏在黑夜里,看不见。

20世纪80年代末,首钢成立了一个“花园式工厂”,马从办公室窗口给工厂拍了一张照片:一朵盛开的粉红色月季,遮住了模糊的烟囱和车间。这张照片后来被选入亚运会宣传册。

几十年的摄影经验,让这个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摄影记者”颇有经验。他学会了像织锦一样捕捉钢水流动的轨迹,或者沸腾时鲜红的“钢花”,甚至学会了“抓住政治气候”。20世纪50年代末,他拍摄了工厂水库里的鸭子。因为赶上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议,要求工厂大力做副业,这张无意的照片获得了极大的好评,甚至在媒体评论稿中获奖。

78岁的马栗坤清楚地记得这些与工厂有关的故事。虽然1994年从工厂退休,但他最近的摄影只用媳妇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工厂的“月季”。但是他经常翻出首钢的照片,想起这个工厂的辉煌时刻和他的青春。

现在,首钢没有以前那么辉煌了。“钢铁时代”慢慢过去了,高能耗高污染的首钢也逐渐搬迁到了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2010年12月,原厂区正式宣布停产。按照规划,将改造成“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

如今,在这个一度火热的工厂里,很难找到往日的痕迹。比如高炉循环水形成的“群鸣湖”,这几十年来一直在荡漾。但是今年冬天,是第一次结冰。

“我现在不想进去。”马栗坤说。熟悉的工厂曾经是他最骄傲的回忆,但现在,像78岁的他一样,他退休了。

标题:马立昆:拍了一辈子的首钢 不见了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