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3字,读完约3分钟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大动力。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当前,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镇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城市化,才能逐步改变长期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吸收和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通人的生活才会像“世博会”的宗旨所倡导的那样“因为城市而变得更好”

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脱离实际、以发展大城市为目标的“跑城”倾向日益严重,大城市的疾病日益突出。根据2010年8月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结果,目前中国有655个城市计划“走出去”,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计划建设“国际大都市”。这种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背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城市化冲动,正在成为城市化的障碍。与此同时,交通拥堵、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短缺、房价居高不下、环境恶化、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此,建议:

1、加强规划指导,重点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以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城镇化符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人口多,地理区域广,人均资源少,如果人口集中在几个大城市,肯定会不堪重负。只有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资源、土地等方面才会更加宽松。同时,由于小城镇和中小城市离家不远,农村人口在城市找工作方便得多,所以农村人口可以就近转移,转移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即使是春节这样的传统国庆日,交通压力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大。此外,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处于农村的头部和城市的尾部,在城乡发展中起着连接作用。它们不仅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支撑,对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来带动广大农村,这将极大地促进十亿农民的全面小康。其实像美国这种东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其西部地区更多的是中小城市。因此,建议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规划引导,在宏观布局上重点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卫星城。

2.调整地方政府考核指标,适当限制大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发达国家花了30年完成几百年,应该说是相当快的。同时,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上海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广州等其他城市也人满为患。随着规模的扩大,空燃气质量下降,交通严重堵塞,房价高烧不退,生活节奏日益紧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我们带来了人居生活质量的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以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规模为主的城市规模,而忽视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化率被作为地方政府的评价指标,而忽视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城市化不是城市人口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是人口转移、产业布局、城市布局和劳动力素质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应考虑到基础设施、管理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因此,建议政府调整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在关注城市化速度的同时,更加关注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在合理配置人口、土地、水等资源的前提下,适当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标题:宗庆后建议: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适当限制大城市发展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