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3字,读完约3分钟

从2010年11月15日起,《金融周刊》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中国证券市场20周年人物。在这一系列报道中,我们体会到了阚志东证券生涯的波折,感受到了黄浦营业部第一任总经理谢荣兴回忆创业的第一代证券人的激动,听到了中国第一任公募基金经理徐智麟谈及“基金黑幕”迟早会发生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海通证券第一任总裁唐(600837)、“老八股”创始人瞿建国、散户发言人左安龙...正如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所说,他们都是中国股市的开拓者,没有他们的努力,中国股市就不会有今天。

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证券市场逐渐从混乱走向规范。“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因此,《金融周刊》采访了《证券法》起草小组副组长曹凤岐,作为该系列的最终报告。

1984年10月,计划商品经济的概念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中国开始了现代经济转型的进程。早在1981年,就有学者写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银行信贷》,认为社会主义中的计划比例规律应该同时与价值规律相一致。

同年,他打破了只有国家银行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限制,提交了论文《如何在中国建立中央银行》,主张建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制度。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商业银行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还是他。自1997年香港成立创业板以来,他说:“如果香港成立创业板,那么我们也应该在内地成立创业板。”最后,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正式上市交易。

20年间,他曾在一份刊物(《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过十篇关于股份制的专著。经济学家李一宁在2009年被授予经济理论创新奖时表示:“他为股份制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在股份制改革的宣传上,而且在证券法的起草上。”

他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证券法起草小组副组长曹凤岐。他是中国最早提出建立股票市场和发展证券业务的学者之一。

面对参与股份制改革,首先提到创业板,起草证券法等奖项,曹凤岐说:“我只是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

自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建设资本大国的大幕已经拉开。在理论创新的同时,曹凤岐还亲自参与了许多企业的股权重组,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讲规范到强调规范的历史进程。

“中国股市是一个奇迹市场,它不仅创造了世界第二大市值,而且在价格涨幅和成交率方面都是第一。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股市中创造了一批人。这些数字无论成败,都是中国股市的先锋。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股市,”曹凤岐说。“他们是探险者。”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曹凤岐:中国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最大贡献者是股民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