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6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1月28日电据《中国好声音新闻报摘要》报道,中央政府指出,2011年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利用好加息这把双刃剑?货币政策如何随时间变化?中央电视台记者梁胜拜访了央行行长周小川。
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加息是一把双刃剑。周小川承认,用几个货币政策工具,很难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
周小川:“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不完全是针对货币供应量,总量,和物价没有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与需要对冲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的外汇持有量增加有关。利率的调整还应考虑具体的经济条件和正负效应。从经济状况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复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比如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我们没有料到在这些事故中仅仅考虑经济复苏是不够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些工具可能是谨慎的。”
现在,“钱多了”,“你玩豆子”,“你用大蒜狠”,“唐高宗”,“煤疯了”。2008年底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为第一个“目标”。面对诸多压力,周小川依然支持及时改变的货币政策。
周小川:“我们在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斗争中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那么这也是惯性。惯性也会带来物价上涨。有些资产可能有泡沫。我们不能落后。不要说我们以前不应该那样做。那还是很成功的。要尽快及时调整,使物价上涨和资产泡沫尽快恢复正常。”
至于“货币过剩”这个概念,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有人用的,我们从周小川那里了解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评论货币政策的时候,说的是货币供应量过大还是过小。
周小川:“超发行是传统计划经济的概念,就是实体经济,生产多少东西,什么东西的价格都是固定的。当时已经死了。所以货币的发行只是碰巧和实体经济一起产生的。东西一样多。超过了就叫超经济发行,和市场经济的提法是矛盾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本身就有大量的资金在这里流通,也有很多国际活动。还是那句话,价格不是固定的。所以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评论货币政策,我们说货币供应量是太大还是太小。应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意扩大货币供应量。”
标题:省部长访谈录:央行行长周小川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