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0字,读完约6分钟
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回应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周小川,2010年12月15日)
我今天(12月15日)的主题是“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反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判断金融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危机发生后,理论、实践和政策制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政策反应已经形成,而另一些正在讨论和酝酿之中。今年早些时候,我把金融应对危机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应对;二是微观政策的应对;三是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反应;第四,危机应对和成本分担,包括一些预防危机的制度措施;第五,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大家可以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股权和治理结构的改革。应该强调的是,最近一个相对重要的提法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这个政策框架内容丰富,里面放了很多政策,包括我刚才提到的五个方面的一部分。自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召开以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被纳入所有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公报文件。从国内来看,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反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框架”;在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也包括了这一方面。
一、宏观审慎理念的形成背景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后形成的。在讨论危机的原因时,一种解释是系统的正反馈特性。金融领域很多人都有工程背景,所以他们用系统的正反馈特性来解释金融运行的周期性自我增强或自我弱化。用现在的语言,就是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或者反周期性。比如危机前形成的动荡的资产泡沫,上涨的市场价格和乐观情绪相互促进;危机中,由于某些原因,资产价格下跌,恐慌导致大家抛售,导致资产价格暴跌,进一步加剧危机;这些都体现了典型的顺周期性。因此,应对危机需要降低顺周期性,增加逆周期性,这是一个起点。另一个原因是监管不力,应该加强。但“加强监管”一词过于宽泛。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监管?事实上,需要针对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方向,这也将与顺周期性问题有关。此外,还有标准,有些设置不正确或设置过低。进一步考虑,准则也与制度的周期性有关,有些准则本身增强了顺周期性,尤其是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和评级公司评级的滞后往往增强了顺周期性。
对这场危机的另一种解释涉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角色。系统重要的金融机构(简称SIFIS)。很多人一定知道“大到不能倒”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就是所谓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对sifis的审慎要求应该更高、更强,因为一旦此类机构无法进入清算程序,许多机构可能会卷入其中。此外,还有道德风险,即“大到不能倒”造成的道德风险。它越具有系统重要性,就越害怕失败。如果真的想让它失败,成本会很高,要考虑风险传递的问题,如何分担成本。比如是否应该引入部分债权人来承担风险(纾困),或者是否应该设立资本缓冲来提前准备,是否应该征收金融税或者金融交易税来筹集资金以应对可能的危机应对成本等等。Sifis往往是高度关联的,甚至是跨境关联的,危机涉及跨境处理,比如在伦敦有非常大业务的雷曼兄弟。比如冰岛几家银行在国外都有分行,问题不仅对冰岛影响很大,还涉及其他欧洲国家承担损失。再比如富通集团,也涉及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我国平安保险集团也在这家公司有投资。当危机爆发并最终导致金融机构清算时,关系到许多国家的股东和债权人能否得到平等对待。由此可见,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监管应该更加严格,审慎标准应该提高,处理问题应该更加果断。此外,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对sifi的分类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分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d-sifi)两个等级。
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宏观审慎的概念,对导致危机的“大到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力、标准偏低等问题进行总结。这一概念起初并不十分流行,但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并逐渐被g20等国际组织所采纳。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9月,由八国集团、11个重要的新兴工业国家和欧盟组成。其目的是防止亚洲金融动荡再次发生,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和货币政策进行非正式对话,以促进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最初,20国集团是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的会议,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成为领导人峰会,即20国集团峰会。自2008年11月在华盛顿首次举行以来,已分别于2009年4月在伦敦、2009年9月在匹兹堡、2010年6月在多伦多和2010年11月在首尔举行了五次峰会,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治理改革的重要平台。
在20国集团匹兹堡峰会上,“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最后的会议文件和附件中被正式引用。在20国集团首尔峰会上,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形成,包括最重要的监管和宏观政策方面,这一框架已得到20国集团峰会的批准,并要求20国集团成员国予以实施。作为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成员,中国也存在如何落实好这一政策的问题。为此,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已明确提出“构建反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框架”,前几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这一要求。将这一新概念和新提法引入中央全会文件,很大程度上与二十国集团达成的共识有关。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成员,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落实和推进二十国集团达成的共识。
以上是简单的背景。下面详细介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逻辑和主要内容。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