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4字,读完约5分钟

商业成功的关键一步来自中日合资企业。外部的新机器、新技术、内部的新体验和新想法使商业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类似书店

至少半个世纪以来,商务印书馆牢牢占据了中国出版业的主导地位。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夏瑞芳,生前奠定了商业基础。

我们在观察现代企业历史时,往往会把报纸、出版社排除在外。其实企业史的视野应该涵盖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印刷出版行业和报纸。夏瑞芳、、卢飞魁、王、胡、、程舍沃...这些名字应该在企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印刷到出版

除了夏瑞芳,创业的创始人还有鲍先昌、鲍先恩、高凤池、沈博芬等人。

1897年创业之初,只是一个印刷厂,甚至是一个小作坊,只有一台机器打印机和两台手动打印机,原始资本只有3750元。夏瑞芳和鲍尔每人只有一份,即500元。天主教徒沈伯芬拥有2股,高凤池等3人只有一半股份。夏瑞芳的那份是他老婆跟一个女同学借的。

这些创始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没有资本,没有官方背景,平均年龄只有20出头;大部分是基督徒,清心小学的学生,同学,兄弟,还有一些亲戚。他们都在外国文化企业当过学徒。夏瑞芳在很多英文报纸上都有排版。鲍氏兄弟在美国长老会出版社排版制版。高凤池也出生在美华图书馆,掌握熟练的印刷技术;他们都懂一点英语,所以创业之初有个英文名,叫商务印书馆。所以每本书都印上“cp”,中间有一个圆圆的“上”字,比如一个没有底座的高脚杯。这个商标一直使用到50年代初,可以算是中西合璧。他们的第一桶金就是编写英语教材,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当时光绪皇帝号召大臣学习英语,上海租界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需求日益增加。对英语略知一二的夏瑞芳,对英语教材市场比较敏感。因此,邀请信奉基督教的谢宏来为印度的英语教科书添加翻译注释,并于1898年以“中英早期”的名义出版,这离他们开始营业还不到一年。这也是商业上的第一本书,刚开始印了2000本。夏瑞芳亲自把它卖了,不到20天就卖了一部空,所以不断重印,一直卖得很好。这是第一本引进中国的成人外语教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然后我又出版了1到5卷的《高级中英文》,一直卖的不错。

当时在杭州新成立的求是书院,使用的是英语教材,即“中英前期”、“中英高级阶段”。当年轻的胡来到上海时,他在梅溪中学读的英语教材是《中英早期》。梁漱溟说,他在北京上的是中西小学,在那里学的是“中英前期”“中英高级阶段”。

可以说,夏瑞芳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业务迅速从单纯的印刷行业转移到更高层次的出版行业,工厂地址从偏僻的小巷搬到街头,从三家扩大到十二家。有人评论说,他是总经理兼校对员,“老手”(每个月底要亲自去收账),是采购员,是“掌柜”(把纸拿到浦东的托盘上),什么都能做。他也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他要求人们编纂《汉英词典》,出版中国第一本语法书《马史文通》,这需要勇气。可以说,这些品质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与文化精英结合

与夏瑞芳打过交道的报社记者鲍说,夏瑞芳在中国不是“老学者”。"他想拓展自己的商业视野,忠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头脑灵敏,性情诚恳,能知人善用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夏瑞芳最主要的优点是善于识人用人。他聘请沈志方为商业顾问,每月支付50元交通费和马匹费。他平时没事干,只要求开商务会议咨询。他雇佣了张元济,他出生于翰林,因参与1898年的改革运动而被解雇。他完全信任和依靠张元济,创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编纂机构。从编写教科书到出版杂志,他使商业站在那个时代的最前沿,引领了中国出版业的潮流。

英语教材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正是国内新学兴起的时期。夏瑞芳组织翻译日本小学课本,但在市场上失败。他向张元济征求意见,这是他们接触和合作的开始。1902年,编译院的成立不仅是商业史上最重大的举措,也是中国出版史上和企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商务印书馆真正完成了从印刷到出版的转型,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在夏瑞芳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先后引进了高、姜维乔、、杜亚泉、颜惠卿、邝福卓等优秀人才。

夏瑞芳对编译所的工作人员非常尊重。“不仅工资高,他们还被称为‘老夫子’,工友们称他们为‘师傅’。除了月薪,编辑还提供住宿,甚至茶水和水烟。张元济在南洋公学时,月薪一百两银子,夏瑞芳给他三百五十两。”

由张元济主持的编译所不仅提高了业务素质,而且拓展了业务市场。陈叔同说:“夏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夏和张的结合为商业成为出版企业奠定了基础到了创业三十周年,创始人包先昌在庆功会上发言说:“这个博物馆的范围很小,至于今天的范围,我真的做梦也想不到,中间能帮到张居生先生的人很多。”与张元济的合作可以看作是商业进一步发展的第二步。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夏瑞芳:第一个中外合资的样板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