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3字,读完约2分钟

6月26日,北京大学教授李一宁在出席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时警告称,中国可能出现滞胀。他说,任何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货币流通要回到正常水平。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城乡差别仍然是二元结构。对于货币流通的增长,我们不能简单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毕竟中国和西方国家完全不一样。

其次,完全不可能把高达3万亿美元的经常性外汇账户放到正常的货币流通水平。

第三,我们必须考虑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货币流通的影响。企业规模不同,一刀切的政策,比如增加存款准备金,会让所有经济实体普遍感觉货币流通总量“吃紧”。

接下来,李一宁强调了过度紧缩的后果。在货币流通回归所谓正常水平的过程中,极有可能造成资金链和产品供应链的断裂,从而导致企业停产、工人下岗等后果,也有可能造成个体工商户萎缩、农民收入下降。

李一宁进一步强调,“如果理解为已经吃紧的货币流通没有回到正常水平,继续收紧,从结构层面来看,不协调的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加剧,产品供应链在微观层面的断裂也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李一宁警告经济形势,滞胀并非不可能。他说,经济中有两个重要的预期,一个是通货膨胀预期,另一个是对企业盈利前景的预期。稳定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胀的有效手段。但如果忽略了对企业盈利前景的预期,会导致企业降低投资信心,甚至在过于优秀的情况下接受。当企业对发展前景不乐观、财政紧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严重失业等问题并存时,就会出现滞胀。

李一宁建议,同样重要的是采取措施,使货币流通回到增长水平。“否则,如果我们花这么大力气实现货币流通来增长经济,会不会造成滞胀?”

标题:厉以宁:货币流通量偏紧 中国存在滞涨风险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