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3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6月28日电据中国之声“新闻之夜”报道,6月份保障性住房话题非常火爆。一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1-4月保障性住房开工率在30%左右,严重不足。然后,第一份《中国房企社会责任百强名单》告诉我们,过去四年,百强房企有70%没有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这让很多期待买得起房的人产生了疑惑。
由经济学家毛、、樊纲等创办的北京经济研究所,是民间知名的智库。今天(28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在京发布了《关于建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研究》报告。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哪些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才能在民生之路上越走越顺畅?中国好声音连线现场采访的中国好声音记者张绵绵。
主持人: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的保障体系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记者:事实上,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据经济研究所所长毛介绍,住房保障的初衷应该是增加社会公平,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然而,目前的住房保障制度没有缩小而是扩大了收入差距,这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社会不公平。这个缺陷集中在产权经济适用房,尤其是经济适用房。在他看来,现在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是错误的。经济适用房的名义保障对象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得到经济适用房的往往是中高收入人群。目前,农民工和城市最低收入家庭最需要保护。在低收入家庭获得保护之前优先考虑中等收入家庭违反了公平和正义的最低原则。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在2005年,北京、太原和Xi的数据显示,高达48%的经济适用房用于出租,而只有20.55%的普通商品房用于出租。本次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租住和闲置的经济适用房,也就是说,一半以上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不需要这种保障。另外,经济适用房的扩大并没有缩小收入差距,反而造成了新的不公平。首先,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这使得有机会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获得巨大的利益。据媒体报道,北京某政府部门,位于雍和宫附近的和平街14区10号院,向公务员发放每平方米6900元,远低于市场价4万元/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占用大量土地,挤占普通商品房建设用地,抬高商品房市场价格,拉大有机会买经济适用房和没机会买经济适用房的收入差距。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茅于轼:现行保障房制度扩大收入差距 增加社会不公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