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6字,读完约7分钟

“下一步有两件事将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更大影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投资扩张对货币总量的被动增长有很强的压力,增加了货币调控的难度;国际收支继续出现双顺差格局,给货币总量控制带来更大压力,增加套期保值压力。”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委书记、部工委副主任焦金普在2011年贸易与金融发展研讨会上说。

会后,焦金普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保持货币总量合理增长是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总量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虽然金融界一直在争论中国货币总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但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年来“货币过度”。焦金普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总量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相适应,基本反映了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客观需要。

货币总量是国家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核心变量之一,衡量货币总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焦金普用一系列数据论证了他的观点: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m2年均增长21.9%,但波动较大。从1980年到1995年,m2年均增长率为25%。1996年后m2增速逐渐下降,2001年至2008年保持在17%左右。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m2增长27.7%,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M2在2010年增长了19.7%。m2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36%上升到2010年的182%,在世界各国都处于较高水平。

为了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货币总量的增长一般应大致相当于实际经济产出的增长加上货币扩张的水平。对于转型经济,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市场化、货币化的需要,货币总量的增长率可以更高。改革开放以来,m2年均增长率比gdp和cpi年均增长率高6%左右。货币总量的增长是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发生的,这与经济的快速增长、深刻的结构变化以及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进程总体上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9.9%,人均gdp从381元增加到3万元。随着价格管制的放开和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化,价格改革的部分影响将体现在cpi的变化和货币总量的增加上。以上因素构成了货币总量的经济基础。

货币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相适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0年的10.2%,第二产业比重从47.9%略微下降到46.8%,第三产业比重从23.9%上升到42.9%。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投融资和货币需求,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

货币总量的增长反映了我国高储蓄的现状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由于直接融资不发达,货币存款以外的金融工具很少,公众资产选择渠道单一,银行储蓄成为主要投资渠道,导致货币总量快速增长。

货币总量的增长反映了中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97万亿美元。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外汇成为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货币总量的增长是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客观要求。随着农村改革、企业、价格、投融资体制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交换和要素配置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易进行,相应地带来了货币总发行量的扩大。

魏娇说:“应该注意的是,一个国家货币总量的增长不能无限扩大。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但他强调,随着商品价格关系的逐步合理化,直接融资将进一步发展,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对投资的依赖将逐步降低,国际收支将趋于平衡,货币总量被动增长的压力可能逐步减弱。

保持货币总量的合理增长

论协调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焦玉玺向记者分析了近年来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

自2003年4月起,央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作为调节基础货币的新工具,连续推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和三年期央行票据。同时,逐步开展以专项国债为工具的回购操作。自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了33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21%。

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04年10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目前,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已经市场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定价基准之一。

逐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汇率水平朝着合理均衡方向发展的动态机制。2010年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国际收支形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从1994年1月到2011年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了34.2%和59.2%。

2008年下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激烈爆发的情况下,中国及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这些措施在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和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和管理通胀预期,自2010年1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11倍,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4倍。同时,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2011年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些措施有利于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焦金普说。

当前的货币政策面临三大挑战

焦金普认为,虽然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进一步巩固,但经济发展环境仍然相对复杂,货币政策仍面临一些严峻挑战。首先,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投资扩张对货币总量的被动增长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增加了货币调控的难度。其次,国际收支持续大规模“双顺差”格局,给货币总量扩张带来更大压力,加大套期保值操作压力。最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时有出现。发达经济体的货币状况继续宽松,全球流动性泛滥,增加了资本流入和通胀压力。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发展仍处于一个可以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努力将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需的合理水平。”焦金普在指出货币政策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是加快重点领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有效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货币总量合理增长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二,理性把握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充分发挥债券、股票、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更加注重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潜力,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

第三,不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和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加强量化和价格工具协调,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我们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

标题:焦瑾璞:货币总量被动增长压力将逐步减弱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