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9字,读完约2分钟

人民币升值让国际游资享受到了好处,而中国工业经济却受到了严惩。如果这块“肌肉”大面积坏死,中国经济的转折点就来了

目前,中国民营工业经济的困境离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世界工厂的冲击只有一步之遥。

最近有媒体报道民间借贷最高利率再次升至100%以上,老板们早已弃厂逃往许多地方。

造成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央行不断收紧货币,而且情况还在加强。5月12日,央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这是今年第五次上调,并同时两次加息。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央行还推出了暂停发行五个月的三年期央行票据。这一决定是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立即实施的。

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宏观调控又一次进入了美国高度赞扬的思维,即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胀,中国应该加息,加快人民币升值,收紧国内经济。至于国际游资大量流入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应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吸收。

推动货币紧缩的另一个逻辑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相当大。面对楼价反弹的压力,我们必须收缩货币,收紧购房需求,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迫使开发商降价促销。否则,房地产市场监管可能会再次失灵。

对于前者的思考,我们必须回顾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世界工厂陷入休克的历史。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第二阶段为2007年10月至2008年第三季度。

第一阶段,在“本币升值导致国内收缩”的理论指导下,人民币进入对美元升值通道,并在2007年加速升值。大量国际游资潜入中国,炒作人民币升值,极大推高了中国股市和楼市。2007年下半年,股市的财富效应,让近1亿新中国投资者在股价高峰期买入股票,正好为热钱获利离场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上涨指数升至6124点后,人民币继续加速升值。受土地价格上涨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刺激,cpi攀升,央行继续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此外,股市的大幅下跌吞噬了中国企业的大量流动性。结果,自2008年6月以来,中国工业经济陷入严重的资金链短缺,货币紧缩的后果在2008年9月达到顶峰。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加剧了危机。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张庭宾:紧缩政策下的民间产业经济休克之忧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