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4字,读完约3分钟

2011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美欧短期经济复苏超出预期,欧元区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因欧盟决定救助而暂时告一段落。【/h/】全球股市、美欧在复苏背景下稳步上扬,而新兴市场则在不断震荡调整。这一现象引发了一场辩论,即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的流动性泛滥是否已经回到发达市场。【/h/】今年3月,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爆发,日元资金短期内大幅缩水,似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判断。 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驱动力没有改变 但是,我们认为,从今年的宏观经济来看,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驱动力没有改变。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同步是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直接原因。哪里复苏快,经济增长快,回报率高,资本就会涌向那里。 2011年第一季度,虽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正在复苏,但前景并不明朗。发达国家纷纷向本国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日本央行在地震后也是如此。国际金价再创新高,也体现了竞争性贬值的速度。在发达国家,投资和消费需求疲软,工业产出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呈现典型的非就业复苏状态。 相反,新兴市场国家市场收缩较小,受危机影响较小,经济刺激计划实施较早,比发达国家更早实现复苏。 其次,各国货币政策的不同步调整是加速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直接动力。一方面,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仍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去年11月,美联储决定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qe2),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以低利率刺激经济内生增长。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就中国市场而言,名义利率上升缓慢,但银行实际贷款利率和民间贷款利率飙升,贷款门槛也在上升。 美元不断扩大的利差和整体疲软为美元套息交易的盛行铺平了道路,即在货币兑换后,以低利率借入美元,在新兴市场国家以高利率放贷。这和金融危机前零利率条件下盛行的日元套利交易一模一样。外资大量涌入新兴市场国家,不仅是为了获得利差,也是为了瞄准房地产、股票和衍生金融工具等高风险高收益资产。【/h/】第三,汇率升值预期本身可以吸引资本流入。与中国一样,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贸易、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对汇率升值有着强烈的预期。特别是在有利率管制的国家,他们还没有完全实施浮动汇率制度。由于官方公布的汇率调节缓慢,他们的升值速度落后于基于市场预期的各种“影子汇率”。以美元结算的ndf(非交割远期市场)市场反映了这一预期,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或有分支机构的公司可以在这里对冲,以避免汇率风险。 第四,资本流入和风险调整回报率之间也存在“自我强化循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的研究发现,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会产生“高收益率”和“低收益率波动”,即相对稳定的高收益率。这种组合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进一步强化其特征。这种“自我强化循环”在中国已经得到证实。 反之,如果资本突然反向流动,也会引发反向循环。一旦资本外流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回报率低相互作用,就会引发这些国家货币和资产的抛售狂潮,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叶知秋:资金流向中国趋势未变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