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9字,读完约2分钟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28日表示,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要警惕陷入拉美国家平均“搁浅”37年的“中等收入陷阱”,才能继续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进军。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无法向高收入国家转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33个经济体中,85%属于中等收入经济体,平均“停留”时间已达37年。也有学者把“中等收入陷阱”称为“拉美陷阱”。

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0美元,在世界银行分类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一。中国-拉美友好协会主席成思危说,中国和拉美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拉美国家都遇到了中国目前经济面临的问题。虽然国情不同,但拉美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教训值得借鉴。

成思危在参加中国社科院论坛《中国与拉美: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挑战时表示,从拉美的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经济未来应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消费应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的首选。通过与cpi挂钩,增加居民工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敢于消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金融专家李阳在论坛上说,城市化不仅是把人转移到城市,而且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网络化,使中国每一寸土地的人民都能平等享受各种服务。

李阳说,部分拉美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收入差距拉大,物价飞涨,失业率上升。此外,没有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不足,导致社会阶级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停滞。

成思危表示,中国应借鉴拉美城市化的经验教训,避免城市疾病。中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讲速度,还要注重质量。他认为人应该是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以土地为载体,合理控制土地扩张,提高土地利用率;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建设智慧城市;以资金为后盾,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等。

他说,中国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努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积极走向高收入国家。

标题:成思危:中国应警惕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