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寻找一片安稳的心灵栖息地。

 

 

俞心行创始人元七来说,疗愈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能力——它能帮助我们在不确定中,重新站稳脚步,找到力量。

 

跨学科的导师:从生命科学到身心疗愈

 

 

元七的经历,很难用单一身份概括。她既有南开大学生命科学与心理学的专业背景,也曾在宝洁亚太区负责产品创新,还作为创业者联合创办过一家市值二十亿的互联网公司。

 

后来,她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完成 EMBA 学,又考取了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国际运动教练等多重认证。

 

这些跨界的积累,让她看见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快节奏和复杂的人生挑战下,很多人都在精力、情绪、意义和关系上“失去平衡”。

 

“疗愈不是停留在‘感觉好一点’,而是要帮助人们找到一套能真正回应生活的方式。”她说。

 

原创体系与方法:让疗愈有迹可循

 

为了让疗愈走出模糊,她提出了 EPMC 四维模型(精力、当下、动力、链接)与 EPL 三阶路径(唤起 → 实践 → 融入)。

 

 

- EPMC 帮助人识别困境:

是精力透支、情绪未被觉察,还是与内在意义失去链接?

 

- EPL 则是一条成长路径:

从一次体验,到系统学,再到融入日常。

 

基于这套方法,她设计了完整的产品与课程:《疗愈师实用手册》、疗愈通识课程、一系列正念与冥想训练,以及三大原创卡片工具(正念练卡片、冥想引导卡片、情绪觉察卡片)。

 

这些成果让疗愈不再停留在片刻的体验,而是变成可以融入日常、不断延续的实践。

 

专业之外,她的坚持

 

采访中我们聊到“商业与疗愈”的关系。

元七说:“如果疗愈只停留在体验层面,它的触达是有限的。我更希望能搭建一条清晰的路径,让更多人不只是被疗愈,而是慢慢学会疗愈自己,也支持他人。”

 

这种坚持,也让俞心行在品牌合作和跨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特道路:

- 在艺术馆、酒店与自然场域里,她把展览与空间转化为沉浸式疗愈体验;

- 在企业和商学院里,她为管理者和团队设计能提升幸福感与专注力的课程;

- 在旅修与工作坊中,她陪伴学员面对情绪、关系与生命的深层议题。

 

 

“疗愈的价值,不在于技巧本身,而在于真实的回应和持续的陪伴”她补充道。

 

她即将带来的年度课程

 

对即将上线的《疗愈师入门与进阶年度课程》,元七形容这是她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整体呈现。

 

“我希望这门课,不只是让大家学到技巧,而是能带走一张清晰的地图:无论你是刚接触疗愈,还是已经在陪伴他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方向。”

 

这门课程将是对她多年教学经验与原创体系的系统展开,也是一份面向未来疗愈师的邀请。

 

 

结语

 

在结束采访时,元七说:

“疗愈不是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让你重新有力量面对复杂的人生。”

 

这也是她和俞心行的愿景:把疗愈变成一种 真实、可靠、可持续的生命能力。

而即将上线的年度课程,或许正是这份愿景最清晰的落点。
 

 

关于俞心行(JourneyWithin)

作为身心疗愈领域的先锋品牌,俞心行通过独创的 EPMC 四维疗愈模型,为每一位渴望内在平衡与力量的人提供系统化的疗愈体验。我们不仅关注个人的身心健康,还通过疗愈师培训与企业高管疗愈方案,致力于在更广泛的层面传播身心平衡的理念,帮助更多人提升应对复杂人生的能力,收获持久而真实的幸福感。

媒体与合作联系
邮箱:journeywithin@126.com
微信:YQ15910809510

 

标题:专访元七:疗愈是一种能力,也是一条可以学习的路径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cj/4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