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6字,读完约3分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暑假期间,由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组成的“科教助农,智育粮芯”志愿服务团队前往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期间,该团队成员在2024年8月2日至8月4日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实地插秧的实践活动。用青春书写实践故事,厚植爱农情怀,在农业生产的舞台上贡献绵薄之力。
针对插秧环节,我们将组织团队成员参与专业培训,学习正确的插秧技巧和方法,包括秧苗的选择、插秧的深度、行距和株距的控制等,以确保作物的健康成长和产量的最大化。随后,团队成员亲自下田实践,通过亲手插秧,体验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辛勤和挑战,从而增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认识和尊重,也加深了对川农校训的理解。
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农耕之美。实践团队成员挽起衣袖,卷起裤脚,深入田间地头,收秧、分苗、插秧,相互合作,并尽情参与,享受劳作的独特快乐,即使汗水已经浸湿了衣服仍坚持着,经过不懈的努力,一根根秧苗整齐排列,空荡荡的稻田也换上了新装。实践团队成员在一耕一种中感受中国传统农耕的魅力,也深刻了解了农活的繁重和农民的艰辛,切实希望农机能够广泛推广,以提高耕作效率,减轻农民负担,推进祖国科技兴农事业,促进科教助农工作的开展。
此外,团队成员还参观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深入了解中国杂交水稻的历史和袁隆平的艰苦研发之旅以及深刻体会到了广大劳动群众的不易和艰辛“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敢于质疑,见定勇毅、无畏创新是科学家的底色,他用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何为中国科学家精神。青色的禾苗、金黄的稻浪、晶莹的白米中,浮现的是袁隆平在时代中找到的毕生使命,在大地上书写下的卓越功勋。
此次实践活动,成员们了解到有关科教助农的背景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发展,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高、降低效率等。科技助农项目应运而生,旨在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参观完毕后,成员们为了促进科教助农的发展,决定到辽宁省庄河市大营村等几个村子中进行科技宣讲活动,旨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弘扬川农精神,加强农业科普,促进乡村振兴;进而提高农业科技意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生产力。
本次活动让团队成员们实地体验插秧,深刻感悟先辈们劳作的不易与艰辛,在宣讲活动中学习并了解到科技助农的相关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锻炼了演讲能力;增加社交互动和交流合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者:孙沛珧 图片来源:脱忠兴)
标题:科教助农,智育粮芯-—四川农业大学师生的爱农情怀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cj/3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