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2字,读完约2分钟

人民网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李海霞)今天上午,中国发展论坛2011年年会学术峰会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趋势”的第二个模块讨论中,中国经济改革学会副会长樊纲表示,中国去年的年通胀率为3.3%,其中月通胀率达到了5%,无论是与国际还是中国历史相比,都不是很高。这次国内反应很强烈,公众反应也很强烈,主要有两个原因。

樊纲表示,中国通胀人士的强烈反应源于两个原因:

首先,这种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房价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存在有关。所以很多人在谈价格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自己的钱能买到什么。当自己的钱一方面可以买商品买房子的时候,就经常谈价格,谈房价。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大家都觉得很强。

第二,中国的收入差距近年来一直在扩大,70%的低收入阶层主要消费食品。所以,虽然整体cpi不高,但是当食品价格涨到10%的时候,比例非常大的低收入阶层感觉非常强大。

范刚认为,中国政府有信心将通胀率保持在4%以下。“这种通货膨胀确实有很大的外部影响,”他说。第一,主要的外部影响是因为美联储第二次量化宽松提高了美元贬值预期和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上涨预期,使得石油等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第二,粮食市场。一方面是天气,另一方面,当油价高于每桶70美元时,世界生物能源产量又开始大幅增加。这两个原因推高了世界粮价,也推高了中国粮价。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不高,但食品价格上涨是70%低收入阶层的主要通货膨胀因素。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确实需要一个长期的思维方式来关注这个问题,尤其是最近日本地震引发的核问题,这个问题的长期影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当世界缩小或减缓核能的生产和利用,当其他石油和其他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替代能源减少时,生物能源的改善可能会进一步改善。这不仅是油价上涨导致的各种成本上涨,也是油价上涨导致的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上涨,从长远来看,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压力。

樊纲认为,面对中国通胀的外部冲击,这是短期问题,也是长期问题。中国政府应该注意:一是加快提高能源效率;第二,认真考虑粮食安全。

标题:樊纲:公众通胀感觉强烈源于房价和食品价格变动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