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9字,读完约4分钟

以前很缺钱,但是没有引入风险投资,上了创业板。为什么?【/h/】在首批创业板的28家企业中,成都硅宝科技(300019)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科技”)在上市前两年就堵死了风险投资渠道,是为数不多的没有风险投资的企业,但其发展也是资金匮乏的困扰。

成都桂宝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硅酮密封胶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太阳能、道路桥梁等行业;为国内硅酮密封胶厂提供技术支持,为道康宁、乐泰、汉高等企业设计制造密封胶生产专用设备。电力、汽车、航空空航天等领域对有机硅室温胶粘剂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鲍斯科技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高端产品的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为38.3%,在胶粘剂制造专业设备领域排名第一。

对于硅宝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王佑之来说,融资是一个很大的战略问题,而上市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可以给公司带来很多良性的推动,甚至净化行业。已经跨过风险投资这一步的硅宝科技,将上市视为第二次创业,可能是风险投资和创业者在上市门槛前的参考。

王佑之

1954年出生,硕士,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现任硅宝科技董事总经理。曾任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工程师、四川索力科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1998年,他花了50万建立了硅宝科技。

2009年10月,他带领公司在第一家创业板上市。

以前缺钱

1998年,我们从一个注册50万的小公司发展起来,员工七八人。我们定位为建筑和汽车两大方向密封胶产品生产的专用设备。我们设计,然后委托加工,拿回去组装再销售,同时做技术转让。当时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缺资金。2002年,我们发现密封胶产品发展迅速,四川也是中国有机硅材料的发源地,于是开始了战略改革。

改造后才发现,我们做的业务以前占用的资金很少,但是量产后就不一样了。大部分进口原材料都是购买的,购买了几个集装箱,钱也不能马上收到。简而言之,我们需要更大的生产设备、工厂和仓库,资本流动的周转周期突然变长。这个时候,我们觉得资金短缺。2002年,一两百万就能解决大问题,最后只能在朋友之间私下借。现在想想,几十万块钱会很难过。2002年首次实现销售额1000多万元,算是成功转型。因为原来的技术转让和特种设备业务占总销售额的一半甚至70%或80%,现在变成了5%左右。

当时没有想到什么可持续的融资方式。2004年,我极度缺钱,不敢拿账单。也是第一次找银行贷款。现在贷款的方式可能有很多,比如合同可以抵押,第三方担保也有。当时银行贷款没有现在这么灵活。要求在贷款给你之前,先把存款存入银行。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存款,为什么还要贷款?或者拿固定资产做抵押,银行不认设备,只认土地和厂房,我们没有,找几个结果都一样。

最后,成都高新区领导帮了我。因为一直关注我们公司,所以去企业考察的时候就提出了资金的问题。没想到他们会想办法,站出来找政府担保公司给我们担保。到2004年,虽然解决了三五百万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钱,那就很麻烦了。

到2006年,原来租住的地方已经完全容纳不下我们的规模发展,需要买一块地建厂房,才能达到一万吨的规模。因为找不到地,差点离开高新区,直到高新区和政府帮我选了我们硅宝现在所在的地。一个月土地证到位,现在土地近70亩,是国内投资最大、占地面积最大、结构胶产量最大的有机硅胶生产基地。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贷款了,从05年到06年和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风险投资从2006年开始关注我们,最抢手的应该是2008年。事实上,拒绝风险投资的部分原因是时机。

标题:王有治:先拒绝VC 再上创业板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