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7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中国的十天时间里,从主流精英到最普通的学生,他听到的问题可能反而是他得到的:当今中国的答案。

在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202教室的路上,彼得·巴菲特和他的书《做你自己》被印在了易拉宝上,一路被填满。

活动七点开始。不到五点半,几乎所有的座位都被书占满了。彼得来到教室一看,放弃了尝试大提琴演奏的想法。由于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次会议最终被取消了。6: 30,教室里挤满了人,迟到的学生要么坐着,要么站在过道里,空在地上。场景和所有校园会议一样,充满好奇,冲动,欲望。

孩子们渴望与美国“富二代”对话。彼得显然知道这一点。演讲一开始,他自称“富二代”,虽然他强调沃伦爸爸给他的财富是宽容和自由,而不是成堆的钱。但是孩子们不这么认为。他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彼得回答不了的一个话题上,那就是不能选择的父母,“我爸妈没那么多钱”,“我爸妈没那么开明”,“我爸妈不允许我……”,他们强调“你的人生不可复制”。其次是社会差异,比如“我的努力跟不上城市生活成本的快速增长”,“我也热爱音乐,但不一定有你的机会”等等。

彼得不是来提供解决方案的工程师。他用微笑和鼓励来解决这些难以直接回答的问题,试图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接受自己,放开手脚去“做”,而不是担心未来。如果深入下去,这就是所谓的中西差异。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易受外界影响的生活,整个社会的环境,造就了场景这样的情景,彼得只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想好自己喜欢什么,就去做。”

他对那个因为考研失败差点当场落泪的男生说:“你可以站出来,揭示你的困境,证明你有勇气和野心。”他的搭档、会议主持人许小平拥抱了这个男孩。休息过后,男孩跑到休息室的门口去找许小平。“我可以去你们新东方实习吗?”

也许这就是彼得希望看到的变化。中国孩子充满困惑,是因为他们在教育中缺乏自我意识和肯定。缺乏行动的勇气是因为从小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误的沉重代价让他们习惯了随波逐流。每个渴望出类拔萃却又被迫平庸,得到当场提问机会的人,都是感性的。

彼得没有被完全认可。一个自称“爷爷的爷爷是个贫苦农民”的学生,一直用冰冷平静的眼神看着旁边的彼得,频频摇头。他甚至懒得打开他因提问而得到的书。这些都是彼得暂时无法理解的中国。虽然他在童年的家里就在中国刻过窗户,为了了解中国,他买下了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现代中国的追求》,但面对这些似乎不知所措的孩子,他的努力仅限于善意的鼓励。

在中国的十几天里,他结识了无数“上流”人士,在每一次饭局和家宴上都与时尚编辑和投资人见面,与浙商富二代交谈,接受互联网、平面、电视等各种媒体的独家采访。然而,从主流精英到最普通的学生,他听到的问题可能反而是他得到的:当今中国的答案。

标题:巴菲特之子问道中国 自嘲为“富二代”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