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08字,读完约7分钟
现在,中国的对外投资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它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一种自觉理性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混乱无序的行为。
中国经济:你能总结一下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情况吗?
王月胜:2010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一年,也是过去几年发展趋势的合理延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在并购方面,2010年有几个大的并购,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和BAIC收购萨博。其中,吉利收购沃尔沃影响重大且深远。但是,与往年相比,2010年M&A重大案件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也没有很大的影响。第二,在投资规模上,2010年也是过去几年的合理延续。在过去的四五年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曲线经历了非常陡峭的增长,这两年开始有所放缓,但其绝对数量非常高。2009年,随着全球跨境投资下降约40%,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2%,达到478亿美元。2010年前三季度,累计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4%。总的来说,以金融业的直接投资来看,中国每年的对外投资约为500-600亿美元,居世界前5位。因此,在过去的三到五年里,中国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如果只看2010年,我不认为2010年是划时代的一年。只是在过去三五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然而,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投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门槛,或者说是一个重新认识和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了。现在,虽然继续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很重要,更多的企业走出去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走出去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回顾,确定未来更好的发展方向。
在我看来,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甚至像印度、巴西、俄罗斯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大国,都会走一条与过去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发展后大国之路”。简单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投资和国际商务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的。它有两个可能的基础:一是利用大国效应形成的相对比较优势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经营;二是通过发达国家的投资和并购来学习、获取和创造垄断优势。正是强大的政府角色让这两个基金会得以运作。
现在,中国的对外投资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它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自发的行为,而是一种自觉的、理性的、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混乱无序的行为。这几年虽然投资规模也很大,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不是理性行为,而是随波逐流。目前投资规模很大的时候,不管投资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的影响都很大。
中国经济:2010年是“十一五”期末,之后进入“十二五”阶段。那么,经过这么快的发展,审视自己的模式后,你认为中国企业在十二五期间走出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或者说应该面临哪些挑战?
王月胜:从外资来看,“十一五”是真正的起步阶段。虽然“十五”和“九五”期间有外资,但当时外资规模很小,在中国经济中没有占据重要地位。真正有意义的大规模发展阶段是“十一五”。在十二五规划中,外资的意义将更加重大。
首先,从中国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随着世界经济问题的日益尖锐,外资对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中国要转变增长方式,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对外投资,从出口产品到出口资本。如果我们只出口纯产品,我们未来的发展将会很困难。靠出口产品维持中国的高增长率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中国那么大的产能呢?如何解决中国产能过剩?中国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中国如何有效使用大量外汇储备?所有这些重大的宏观问题都与外国投资有关。外资是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外国投资,我们在海外生产,利用当地资源、劳动力以及可能更便宜的劳动力和资源来生产、占领当地市场或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不仅解决了我们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短缺,也解决了贸易摩擦的问题。
从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角度来看,我们原来的一般制造业现在很多都没有优势。这是因为我们资源紧缺,环境承受能力越来越小,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越来越贵。这就需要产业转移,而外资是实现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中国现在需要发展一些更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产业,以及更具战略意义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这些一般制造业转移到更适合它的地方。这样,我们解决了产能过剩、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从外汇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6,700亿美元,年均增长67,000亿美元。外汇积累过多会带来很多麻烦和问题。外资可以解决外汇过度积累的问题,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可能比直接购买外国政府债券和金融产品更合理、更有效、更可持续。因此,外资也是解决金融失衡的有效途径。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考虑到我国“十一五”期间外商投资的成败,我认为“十二五”期间应该在这些方向上努力,这也将成为外商投资的总体趋势:
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外资规模。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我们的外国直接投资仍然太少。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出去。规模上,我觉得是每年1000亿美元左右,大致相当于直接投资的流入。直接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大致平衡是可能的,也是适当的。
二是投资类型和方式要进一步丰富。这几年来,从存量来看,80%以上的外资是央企投的,有其合理性,但长期这样发展肯定不可行,需要调动民营企业和一般加工制造企业的外资。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相信外资应该更加盛开,让各种形式的投资都可以发展起来。比如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一般制造业对外投资,伴随产业转移的投资等。在投资方式上,也要改变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形式单一,层次较低,主要是销售处和简单的合资企业的现状,增强跨国经营的深度,鼓励成熟企业进行纵向投资。
第三,随着“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资的成熟,投资者将变得更加自觉、清醒和理性。投资者会更多的思考投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等等。外资的表现也将被提上日程,结果将得到更准确和定量的衡量。投资结果对投资过程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第四,逐步形成并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支持体系。“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增长和扩大,参与投资的地区和企业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具体和复杂,与外国的矛盾、摩擦和冲突会越来越多。因此,政府应该发挥更加积极、充分和有效的作用。中国对外投资模式的特点之一是政府主导,这与西方国家不同,也是我们的特点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企业各方面的支持,对投资的引导,以及财税的支持将更加重要。如开发海外市场、协调关系、设立开发区、签订贸易协议、投资保护协议、法律支持等。,所有这些都应该由政府来做。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后发大国模式”将在未来得到检验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