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1字,读完约4分钟
改革开放打开了证券之窗
中国以前是科技救国,文革后我觉得管理更重要。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科技人员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我决定学管理。在美国留学期间,我发现资本市场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促进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企业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分享财富的机会。
记者:据我们了解,你之前的工作离证券行业很远。你为什么这么关注证券市场?
成思危:学的是化工,但是1980年有机会去美国留学,决定改学管理。当时有朋友问我,我已经是主管专业工程师了,为什么要转行?我说中国以前是科技救国,文革后觉得管理更重要。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科技人员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我决定学管理。所以,来到美国后,我开始成为一名访问学者,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我发现资本市场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促进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企业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分享财富的机会。然而,当我在1984年回到中国时,中国仍然处于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这个时候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但是1990年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发展,我也很开心。回国后,我还在化学工业部,但也参加了中国改革的一些活动。比如当时在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做了一些软科学的工作;另外,当时我也在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评估组工作。
当时从美国回来搞管理的人很少,我大概是最早的MBA之一。回来后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比如中南海业余大学专门让我给他们讲管理;另外软科学研究会和自然科学基金也让我做这方面的研究。化学工业部化工学院也让我做管理系副主任。所以我当时虽然在化工部工作,但早就关注管理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参与这方面的研究。
记者:在你心目中的1990年,是中国开放证券市场的时候了吗?
成思危:当时我也怀疑条件是否成熟。因为从当时的整体情况来看,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不够发达,我也有担心条件可能不成熟。但最后两点改变了我的想法:第一,邓小平提出要大胆尝试,不要争论。我们应该尝试所有这些东西,但我们不应该关掉它们。当时我们理解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就是中国要改革开放,要大胆借鉴国外几百年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好管理方法、好组织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来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我非常赞成邓小平的提法。第二,我确实看到了,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动机是为了缓解国企的困难。背景是当时很多国有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发展潜力不足。首先是机制问题。第二,原始资产几乎贬值。所以,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要有融资渠道,光靠国家财政支持是不够的。因此,我认为支持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解决困难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虽然我怀疑条件还不够成熟,但我还是赞成从这两点来建立资本市场。
记者:从当时的股市来看,和你从美国看到的证券市场有很大的不同吗?
成思危:当然。一个羽翼未丰的中国资本市场,与成熟的美国股市截然不同。当时我们是有配额制度的,各部委在这方面都很努力的推动企业在自己的制度下上市,和美国股市有很大的不同。另外,人对股市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一开始没人买深交所的股票。后来发现有利可图,大家争相购买。所以,总的来说,初期是很不成熟,很不规律的,但凡事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关闭市场的呼声吗?
成思危:当时没听到这方面的声音。因为我积极倡导改革,支持改革,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投机等的产物。由于我在美国学习过,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强烈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我在化工部工作,在早期资本市场建立的时候并没有参与到这个具体的工作中。到了民主建国会中央之后,我真的参加了这项工作。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成思危:股市政策市渐淡 未来十年必将逐步上升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