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5字,读完约5分钟

被告郭庆祥:“我以后再说。”

这绝对是当今艺术界两个排名最高的人物之间的“战争”:一个是国内身价最高的在世画家,一个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收藏家。

范曾起诉了郭庆祥。

去年,此案被N多媒体列为艺术界十大新闻事件之一,在被“高价”、“创纪录”、“疯狂”等字眼包围的艺术市场上格外显眼。

大榭“开放”

经过两次延期,4月22日上午,范曾诉郭庆祥侵犯名誉权案终于在昌平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尽管两位主角,范曾和郭庆祥,在近四个小时的审判中没有出现,但他们的律师为他们辩护,双方仍然相当激烈,并多次发生争执。

这场从去年就开始肆虐的名人官司,吸引了众多媒体。这也难怪,因为这两个“捏”字绝对是艺术界的顶级“大佬”。

范曾今年年初刚刚登上胡润研究院公布的2011胡润艺术榜榜首,这不仅使他成为当前市场上最优秀的在世画家,也成为第一位登上艺术榜榜首的中国画家。仅2010年,他的作品在公开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就高达3.9亿元,比2009年的1.5亿元增长了163%。其中成交价最高的三幅分别是1988年创作的《竹林七贤》(1568万)、1982年的《歌中吟》(1568万)、2002年的《日出东南角》(1344万)。

著名藏家郭庆祥是中国著名藏家岳宝斋的主人。在的掌舵下,岳宝斋不仅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吴冠中收藏机构,还收藏了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傅、林风眠、李可染、吴作人、黄舟、等现代大师的多部重要作品。

案情曲折,必须从头说起。

2010年5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郭庆祥署名的文章《艺术家仍需用作品说话》。在这篇文章中,郭庆祥批评了当前书画界的一些浮躁现象,并提到了他获得“一个经常在电视报纸上谈论哲学、国学、古典文学和书画艺术的所谓著名书画艺术家”的绘画的经历:

“当年有个朋友找到我,想让我买他的200幅作品,我立马就打了200多万。一个月就拿到了第一批一百多幅画。打开一看,发现主题和手法很像,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物属于任伯年,花鸟属于李苦禅,拼凑成自己。第二次投递之前,我跑到他的工作室看了一下。没想到,他把几十张宣纸挂在墙上,用自来水画。先在每张纸上画个头像,再加衣服,最后整理好钱,由他的学生盖章。”

“这幅画在哪里?明明是画人民币。”这段经历让郭觉得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不值得收藏。

“但是今天,这位著名的书画艺术家在镜头前评论他的绘画成就:绘画分为九个产品...四个产品成为大师,毛峰欧波;五品称大师,五百年出一品;六品堪称魔鬼,我没见过...我坐以待毙,等待第二天。”郭庆祥不同意他自称的大师和大师,认为这对整个书画圈的发展非常有害。但是在整篇文章中,郭庆祥没有提到画家的名字。

6月24日,《文汇报》发表了一篇由艺术评论家、著名画家谢署名的文章《钱可以与神和墨沟通吗而孙逊署名的文章“画家终会用他的作品说话。”。这两个人的文章也和郭庆祥的观点类似,说“有些画家频繁出现在媒体上,高调炒作自己,甚至利用著名学者和国学为自己造势。这种做法真的太过分了...想想今天一些在绘画史上很有名的画家。他们有没有自称‘五百年一个’的主人?...一个画家,如果他也忙于在屏幕上说话,永远画不出一幅大作品。”但是文章中也没有提到“一些画家”的名字。

2010年9月,范曾对郭庆祥等三人和《文汇报》提起诉讼,刊登了三篇文章,认为这三篇文章“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任意贬低了原告的名誉,侮辱了原告的人格,导致了原告的社会评价。减少,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要求文汇报向原告赔礼道歉;要求赔偿原告名誉、精神损害赔偿500万元,要求谢、孙迅各赔偿20万元。”。

这种“坐实”和漫天要价的举措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案件尚未正式审理期间,双方支持者之间的口水战逐渐升级。郭庆祥甚至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范曾流水线绘画”的照片,并表示这些照片将在审判期间作为证据出示。

这组照片实际上是由来自范曾的学生崔自默拍摄的,并发表在“无声文化网”上,旨在表扬范曾精湛的绘画技巧。"这根本不是流水线喷漆的证据."崔自默说:“这只能说明,王粲先生在一瞬间创造了十几个不同面貌的老子。虽然外形不同,但精神品质惊人的相似,“技近道来”,就像庄子的《撇牛》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原定于2010年11月9日开庭审理,但因被告文汇报也提出管辖权异议,不得不延期至2011年1月12日。今年1月12日,由于郭庆祥反对管辖权,该案不得不再次延期,直到半年多后的4月22日才正式开庭。

同日,法院没有当庭判决。这几乎是所有人的预期。庭审后,范曾的律师表示,他同意接受法院调解,但调解对象不包括郭庆祥。郭庆祥的律师还表示,郭庆祥不同意调解。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画家范曾的500万名誉战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