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1字,读完约4分钟
王旭明(右)在国家发言人培训班与学员互动。
记者:你曾经说过,一个代言人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不说话。为什么公开这么难?
王旭明:很少有官员愿意向公众开放,因为开放意味着权力的丧失、利益的丧失以及个人名誉和地位的动摇。公开也意味着作为官员的习惯的改变,这可能是信息披露政策实施受到阻力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有些方面不开放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国防部、保密局。但如果与人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教育部、卫生部、铁道部不公开透明,这就是一种部门失职。
记者:目前,人们对代言人的理解存在哪些主要误区?
王旭明:许多人认为只有在危机发生时才需要发言人,但这通常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发言人不能把处理公共危机作为唯一的任务,因为这毕竟是不正常的,发言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有用的。
另外,很多人认为代言人和官员是平等的。事实上,发言人是介于新闻和官员之间的人,应该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代言人的制作工艺与国外不同。国外的代言人是一个职业,可以做好一辈子。但是我们的发言人大多来自官员,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记者:很多地方政府都是从维护稳定的角度设置发言人。你认为有必要积极推进各级代言人制度吗?
王旭明:各级政府设立发言人是国家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部分,不能只从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一些企事业单位设立代言人,可以看作是公关意识提升的一种体现。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仅是现代民主法制的需要,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重要体现。不仅有利于反腐败,满足人民的知情权,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透明的大国形象。
记者:有人说新闻发言人是高风险职业。说多了,可能不被领导喜欢,甚至影响官位。对此你怎么看?
王旭明:当我是发言人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认为,说了总比不说好,但是说多了就麻烦了。当然,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所以他们的行为也不同。如果你为了升职而不择手段的定位自己的人生,那么,当然就跟我们看到的现实一样,就是说不出来就说不出来,能少说话就少说话,因为失去了很多字。如果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为人类文明做贡献,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文明、法制化进程,你可能会失去一些个人的东西。我鼓励发言人在应该发言的时候发言。他们说的不多,但太少。
我认为国家应该全面考虑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改革,甚至以立法的形式巩固现有的成果,明确一个概念,即信息披露不良也是渎职。
记者:从你接触的当地官员来看,他们的沟通素养是什么水平?
王旭明:许多官员的沟通素养是一张白纸。大多数中国官员没有媒体工作经验,尤其是在政府部门担任发言人和从事新闻宣传的官员。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发言人都有媒体经验。美国总统新闻官和白宫新闻发言人是从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资深报纸评论员中挑选出来的。举个例子,考虑受众是传播的内涵,而我们很多官员只是在演讲中忽略了受众的需求。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真的很难,所以很少有人们喜欢听、喜欢听并有所作为的演讲。
记者:有记者反映,一些政府部门或部委的发言人根本联系不上,过去发的采访提纲被忽略了。对此你怎么看?
王旭明:新闻发言人及其部门应该为记者提供各种服务。最重要的服务是提供新闻服务。有的部门控制记者的吃喝,甚至私下塞钱,让一些人出国旅游,但在发布会上,不给记者提问的机会。众所周知,在发布会上,最后离开的应该是新闻发言人,他的职责是采访记者。他不能只是在发布会现场按照剧本看了部门的公文,然后因为很忙就匆匆离开。
记者:很多官员在与媒体打交道时都有矛盾。如何看待官员和媒体的关系?
王旭明:媒体不是敌人,不能整天防备记者;媒体不是亲戚,可以整天吃喝;媒体不是重要人物,总要向媒体报道;媒体不是你的仆人,它总是指指点点;我们不能把媒体当成瞎子、陌生人、游手好闲者、官员、朋友。但是很多发言人和一些部门往往把媒体当成这样的人,这是一种错位。
记者:为什么不能把记者当朋友,有话就说?
王旭明:发言人和记者有不同的伦理、道德和品质。所以他们应该像朋友一样对媒体友好善良,但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是朋友。我认为,在新闻发言人培训过程中,应以此为突破口,构建政府与媒体专业规范的合作关系,推进中央政府倡导的信息透明和政务公开,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
标题:王旭明:许多官员的传播素养是一张白纸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