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说起芬兰航空,能说地道北京话的芬兰人林百熙充满激情和自信。

三个月后,芬兰航空空公司在亚洲的航班数量将增加到70个,与11年前每周11~12个航班相比增加了6倍,其中在中国的航班数量增加到26个。作为芬兰航空中国的首席代表,林百熙即将从北京调到上海。

这是林百熙作为芬兰航空公司空大中华区首席代表第11年回到北京。他清楚地记得,当他2000年4月第一次回到北京工作时,芬兰航空公司每周只有两次往返北京-赫尔辛基的航班,今年夏天,芬兰航空公司每周将有26次从赫尔辛基飞往北京、上海和香港的航班。

在接受《国家商报》专访时,林百熙对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亚洲生命线

“如果亚洲航班没有增加,不知道公司现在在哪里。”在林百熙看来,“亚洲是芬航的生命线。”

芬航成立于192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航空公司之一。林百熙告诉记者,芬兰航空去年50%以上的业绩收入都与亚洲航段有关。虽然2010年芬兰航空的总载客量下降了4%,但亚洲航班的客运量增长了7.4%,达到120万人次。芬航总裁兼Mikavehvilainen曾表示,2011年芬航收入增长有望超过10%,流量增长几乎完全面向亚洲。因此,与2010年相比,2011年芬兰航空公司往返亚洲的航班容量将增加20%以上。

“与去年同期相比,芬兰航空在亚洲的商业客户增加了50%以上,尤其是在中国。通常,周二至周四的商务舱会有空,但去年几乎所有的商务舱都客满了。

“但目前,我们遇到了一个瓶颈。从审批的角度来看,北京上海不可能增加航班。所以香港的航班只能在国内增加。此外,亚洲的首尔、东京、大阪、名古屋也会增加。”林百熙说。

林百熙还表示,芬航一直在中国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目前正在成都、重庆、xi和武汉四个内陆城市进行可行性研究,希望在中国找到新的发展基地。

中国十年

在中国的外国航空代表中,林百熙是一个特殊的代表。一般外国航空公司在华代表服务三年就离职,林百熙工作十几年。

林白溪与中国的深厚关系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他3岁时随父母来到中国,在中国长大。1987年4月,芬航在中国开设北京办事处,林百真出任首席代表;1995年6月被派往新加坡担任南亚经理;自从2000年回到北京,他一直是大中华区和韩国的总经理。可以说,林百熙见证了中国民航业过去十年的发展。

说起这十年,林百熙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非典时期的“上海战役”。

2003年,芬兰航空在中国的航班迅速增加,但随着非典的突然传播,“客人一夜之间消失了”。“当时北京机场只开了一两个柜台。整个机场就像一个足球场,空空,根本没有人。”林百熙回忆说,芬兰航空公司总部于2003年9月开始飞往上海的首航计划也遭到了动摇。“其他空航空公司基本上都被推到第二年,但到了6月份我基本上得出结论,中国的非典疫情很快就会得到控制,所以我建议该公司按照原定计划航行,不要拖延一天。”

在林百熙的努力下,芬兰航空公司成为非典过后第一家飞往上海的外国空航空公司。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公司在上海开航的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这在公司之前的新航线业绩中从未出现过。”

由于林百熙在芬兰航空空公司的出色表现,他在2005年被芬兰总统授予“芬兰骑士”称号。

“如果非要说这几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2005年广州航线的开通。”林百熙坦言当时的决定有点不太慎重。“香港一周飞四节课,广州一周飞三节课,但是广州和香港太近了。如果一个地方每天都没有航班,商务客人会不理想,但是成本会增加。所以2007年经济危机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广州临时停了航班,业绩一下子就上去了。”

据林百熙估计,目前中国和日本各占芬航亚洲市场的30%,但林百熙表示,中国的市场竞争显然更加激烈,尤其是在淡季。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芬兰航空中国代表林白曦:亚洲市场是我们的生命线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