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4字,读完约4分钟
“解决小额信贷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能够满足或适应多层次金融需求、适应中国国情的小额信贷体系。”在全国人大之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委书记、部委副主任焦金普向《中国商报》记者直言不讳地指出,经过多年改革,中国金融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留下了遗憾。大银行很多,做大了,从市场化的角度看,都挤到了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真正需要资金,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仍然得不到资金支持。
因此,有必要从理念、政策和战略上重新审视我国小额信贷体系的发展,将小额信贷的发展纳入整体金融发展战略,使其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管过紧和“无人认领”并存
中国商报:据统计,五大国有银行的最低平均贷款额为190万元,明显偏离了实际的小额信贷目标。为什么国有银行缺乏深入中小企业和农民中间,实施小额信贷的动力?
焦金普: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只有小机构愿意做,大银行不愿意做。既有经济基础环境的原因,也有一些政策的制约。小额信贷是一项劳动力相对集中的业务。为了放出100万的贷款,银行投入的人员和工作量可能不会少于一个几亿美元的批发业务,收益显然无法与后者相比。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更加注重大银行和城市金融的发展,而忽视了小额信贷领域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空.由于政策的引导和自身的动力,金融机构现在想做大。比如相关监管部门定位的农村信用社要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这显然与农村信用社的定位和服务对象相悖。
中国商报:2009年,银监会提出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开设1027家村镇银行的计划,但截至去年年底,全国范围内仅开设395家村镇银行。其中,五大国有银行行动迟缓。是系统的设计有问题还是目标群体的设定有问题?
焦金普:小额信贷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产权结构和风险承担、公司治理结构、与控股银行的利益转移、网络和规模效应等。目前,村镇银行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比如成立村镇银行,银行必须持有20%的股份。这种股权机制的管理思路是把船绑在大船上分担风险,但却导致银行更愿意寻求稳定而不是突破,排斥民间资本的进入。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服务对象的设置。村镇银行作为全能金融机构,是按照银行的配套标准建设的。但以县为主的服务定位导致存贷困难,导致实际业务量远远支撑不了机构配置成本,形成“鸡肋”,影响原机构积极性。此外,目前的监管思路要求商业银行独立经营,同时设定任务,颁布诸多规定,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中国商报:相对于“排名靠前”的大银行,小型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似乎更有活力。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451家,贷款余额1975亿元,利润总额98亿元。目前这些小信贷机构的生存环境如何,面临哪些障碍?
焦金普:小额信贷公司在引导民间资本开展涉农业务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在银行与小额信贷公司的合作方面取得了初步经验,在大资金和小客户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基于简单的机制,他们的启动和运营都很灵活,真的很有活力,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可以说发展很快。但是,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环境依然艰难。一方面,监管需要明确,相关政策需要落实。比如,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工商企业的标准纳税。国务院新的第36条明确指出,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与村镇银行相当,但从未真正落实。
另一方面,在一级信贷市场,小微企业和农村贷款的最大障碍在于缺乏有效的抵押品。目前,对直接贷款的关注很多,但对与贷款相关的配套设施关注不够。我们应该着重改善信贷市场整个链条的相应匹配,包括基本上在空.的小额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信贷市场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焦瑾璞:构建立体小额信贷体系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