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0字,读完约4分钟
赖明,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在此,结合九三学社“产业自主创新”调查,提出一些看法。
第一,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从农产品深加工行业(000061)到汽车制造业,我国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拥有多少知识产权?中国60%的设备投资用于购买国外产品,几乎所有的光纤制造设备,80%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石化设备,70%的数控机床都是国外产品。目前,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存在类似问题。物联网的精密传感器80%以上,电动车电池和高性能碳纤维的核心部件依赖进口,而新一代光伏电池、led芯片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仍受制于人。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都是不可逾越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把技术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营造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环境。中小企业是产业自主创新中最重要的新生力量。90年代的小企业,包括微软、思科、谷歌等。,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it巨头,关键是宽松的市场准入、完善的金融服务和强大的人才支持营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目前,我国涌现出许多创新活跃、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但创新环境亟待改善。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突出;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不到20%,融资仍然困难;有企业反映,新生即使是基础知识也要补课,难以满足创新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求大”观念,着力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其发展壮大创造环境。努力解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困难,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推动银行从单纯的资产扩张向服务中小企业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规范发展;加快教育模式改革,加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第三,加强产业自主创新的市场培育。目前,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主要集中在供给方,如土地分配、财政补贴、税收激励等。,而需求方的市场培育相对不足。政府采购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对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长期徘徊在2%以下,远低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我们口头上喊支持自主创新,但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甚至大众消费都怀疑自主创新产品。
有企业反映,审批部门在审批新药时,总会问:这种药在国外有吗?如果没有,就很难批;民营企业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一些企业抱怨说,在申请科技项目时,有些地方宁愿把更多的钱花在国有企业或国家研究机构上,而后者却把项目低价分包给民营企业。
因此,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应完善竞争前供应商的激励机制,依靠市场发展供应商和产业化;加强政府采购、应用示范、采购补贴等需求侧补贴;在政府审批和采购中,应树立支持自主创新、平等对待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理念;要深化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传统产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等制度创新,依靠市场提高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
第四,让企业自主探索创新路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并善于利用要素配置,追求规模快速扩张,善于引进技术和投资实现产业化,但不善于也缺乏推动自主创新的耐心。
有的地方盲目竞争投资,抢项目,甚至采取“新瓶装旧酒”的方法,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变成新的绩效项目和形象项目;行政命令用于指定产业发展重点和技术路径,大量低水平重复增加了技术和投资风险。美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重点放在燃料电池技术上,而日本政府未能指定第五代电脑和数字电视的领先技术值得关注。
因此,要避免行政指定产业技术路线和规定发展重点的弊端,加强产业发展趋势的信息服务,让企业选择自己的创新战略,依靠市场不断提高竞争力,利用快速增长的本地市场走出中国特色的产业自主创新之路。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全国人大2011年财务报告
标题:赖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产业发展根本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