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1字,读完约3分钟
2010年,g20峰会同意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0%的投票权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这一历史性变化开启了国际金融体系治理结构的上层建筑改革。今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统选举提供了另一个机会,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包括特别提款权、欧元、美元和人民币的前景、全球流动性、汇率、资本流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再次提上日程。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三种意见需要达成共识
6月26日,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主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主席戴相龙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三点意见。首先,二十国集团应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一项紧迫的历史使命,建议二十国集团成立秘书处,形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议程,使各方就改革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大国家责任达成共识。
其次,主要货币的汇率需要建立协调可行的国际货币多元化体系。戴相龙认为,尽管美元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但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美元的稳定不仅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欧元是国际货币多样化的突破。即使当前欧债危机极其严重,欧元也绝不会退出,并将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至于金砖国家,随着其对全球经济贡献的增加,其货币已经或正在成为国际货币的补充。此前,世界银行报道称,人民币将在15年内与美元和欧元一起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戴相龙对此表示明确赞同。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占三分之一,也是金融最大债权国。这当然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
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阶段需要15-20年
接下来,戴相龙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经常项目可兑换、境外贸易和境外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货币互换,扩大人民币境外持有;第二阶段,扩大与国内外合格投资者的投资联动,全面促进国际资本双向流动,实现人民币完全国际化;第三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调整国际收支,稳定币值。这时候人民币的汇率和利率应该由市场决定。
戴相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民币国际化是有量化标准的,只有量变才能导致质变。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达到世界储备货币的一定比例。他假设这个比例应该是中国经济总量与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
要实现这三个阶段,戴相龙认为需要15到20年。他还希望人民币到2015年成为特别提款权的重要货币。
最后,戴相龙认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应该转向国际化,围绕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利率和汇率改革,让更多的金融机构走向全球,另一个是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到2020年基本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标题:戴相龙:人民币将于15年后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