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5字,读完约4分钟
2011年初,在抵御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和审慎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随着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巴塞尔监管指标、信贷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等多项政策的逐步实施,商业银行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政策收紧的双重考验。对此,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601988)接受本报采访,详细阐述了中国银行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转型机遇。
经济观察报: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趋势如何,对我国商业银行有何影响?
肖钢: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监管要求,尤其是对大银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确实对资本要求更高。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监管当局的计划是将巴塞尔新协议和巴塞尔新协议合并。对银行业最大的影响是发展速度会受到限制,成本会增加,银行业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深化金融改革,而不是简单地提高资本充足率,因为中国经济还处于信息化工业化阶段,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金融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保持相对充足的资本来应对未来的风险和危机。根本的一条是靠内部积累。我们需要适当调整当前的股息政策,因为我们的许多利润都需要股息。作为股东,我们应该适当减少商业银行的现金分红,给银行留出更多的现金,并将留存利润作为年度资本的补充,以满足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走这样一条自我积累和发展的道路。
当然,从商业银行的运营来看,我们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我们的资产管理模式一定是资本节约型的模式,因为我们以前资本充足,发展模式主要靠贷款。但是,现在资金稀缺,价格昂贵。即使是同一笔贷款,不同企业的贷款占用风险权重也是不同的,包括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的结构。这些资产的形式占据了不同的资本风险权重。中行实施巴塞尔2、3总体进展比较顺利,我们会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达到他们的标准,逐步实现巴塞尔2、3的并行。
经济观察:随着货币政策的稳定,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同的资本市场都经历了资金短缺。这对中行有什么影响?中行近期是否需要再融资?
小刚:因为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近几年贷款增加很多,再加上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商品市场的发展,部分储蓄被挪用了。这些原因加起来让商业银行的资金感到紧张。首先,中小银行资金比较紧张,现在一些大银行开始觉得有点紧。
中国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还是比较好的,人民币贷款占存款的70%左右,外汇贷款占外汇存款的70%以上。
至于存款准备金的增加,目前本轮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基本可以应付。由于央行没有为我们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因此不存在取消问题。根据我们目前的流动性情况,如果我们想在不久的将来改善它,我们仍然准备好了,可以更好地应对新的增加。
至于再融资,这三年不进行股权融资,但是今年有计划发行次级债。近年来,中国银行每年都发行次级债,因为我们的一些次级债到期了,我们需要通过发行新的次级债来补充已经到期的次级债。
《经济观察报》:在监管收紧、结构转型、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下,中国银行能否保持利润增速?
肖钢:虽然我们的贷款增速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外,央行连续几次加息,对我们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加息提高了我们的资本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们的贷款收入。除了贷款,银行还要做其他证券投资业务。这样的话,我觉得虽然贷款比去年少了一点,但是整体收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另外我们的其他业务发展很快,我们的中间业务也会发展很快,所以我觉得对我们的利润影响不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一种趋势,我们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顺序是积极的、安全的。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
我认为可以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这首先使贷款利率更加市场化,而存款利率的上限不能轻易取消,因为在这次取消后,特别是我们的金融市场不规范,一些管理不善的金融企业可能会用高利率来吸收资金,结果他们的管理不好,对我们的监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非常赞成央行的建议,成立自我约束能力强、经营稳定的商业银行作为试点,否则市场会很混乱。
(采访节略,全文可在经济观察网找到)
标题: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银行业要转向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