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5字,读完约7分钟

2010年,在众多省份的激烈竞争中,富士康终于选择在6月落户郑州。从签署协议到9月份投产,2万名员工值班,富士康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创造了“郑州速度”。投入生产几个月后,富士康决定继续加大投资,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招聘20万名员工。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在全国人大河南代表团和全国人大代表居住的河南大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说,河南能打赢富士康之战,是中原经济区竞争优势的亮点。

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经济周刊》:去年上半年中原经济区提出后,迅速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形成共识,短时间内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个策略的背景是什么?

李可:从国内外发展情况来看,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深入发展,国际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正在迅速实施。河南仍处于一个可以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发展阶段来看,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谋发展的共识、服务大局的共同努力和攻坚精神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良好势头、良好势头,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发展的新要求出发,胡锦涛总书记去年7月访问河南时,指示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加快推进中部崛起的宝贵机遇,做好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途上,谱写中原崛起的新篇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振兴河南的总体战略。其实在概念正式提出之前,就已经有合作的领域了。比如1985年,建立了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13个省市的中原经济合作区;1986年,淮海经济区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14个省市建立。1986年,与同属中原的三门峡、运城、晋城、渭南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合作区。

经济区不是行政区

中国经济周刊:中原经济区在全国会起到什么作用,会起到什么作用,会达到什么目标?

李柯:为了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充分考虑未来发展潜力,我们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四个战略定位。

首先是国家“三个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主要是统筹城市建设、产业集聚、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等。,协调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率先找到不牺牲农业、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协调、科学的“三个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二,它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部门。主要是加快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和全国最具活力的内需市场,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板块和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区域。

第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主要是发挥连接东西南北的中原经济区的区域优势,重点建设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以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运空枢纽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战略通道(600139),建设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综合交通。

第四,是中国历史文明的重要遗产区。主要是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彰显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突出根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等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造中国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在当前的经济区域化中,行政壁垒已经成为省际合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一体化机制有哪些新思路?

李柯:我们强调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客观存在”。是因为我觉得?还是我在想我自己?经济区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河南与周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同,经济结构相似,人文风俗相似,人文文化心理结构相似,区域地形地貌相似、相同、稳定,历史形成的区域是人类无法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区是不能被行政区划封锁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尊重和遵循法律。只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完全有可能突破传统区域经济的桎梏。这也是我反复强调中原经济区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比如河南周边一些地方的商家来郑州进货。

有人曾说,河南想对中原周边地区做什么就做什么。在我看来,这绝不是概念。加强区域合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区不是行政区,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中原经济区有核心区、主体区和合作区,合作代表平等互利,没有主次之分。去年中原经济区概念提出后,周边兄弟省份很多地方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的意愿。

《中国经济周刊》:中原经济区会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大省际经济区吗?

李可:中国的经济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相对完整的经济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几个省一起合作。第二类是一个省内的局部地区,比如武汉城市圈,包括湖北省9个城市,但不是全部。第三类由两省以上的部分地区组成,如关中-天水,不是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全省,只是两省的一部分。第四类是一个省,有几个省参加,比如海峡西岸经济区,覆盖福建全省和浙江、广东、江西部分地区。中原经济区属于第四类。

经济区发展的重点取决于自身的功能和定位,如鄱阳湖,重在生态;成渝,以城乡规划为主;武汉城市圈的重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友好型社会。中原经济区属于综合型,类似于西海岸经济区。为了加大支持力度,国家将制定支持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指导意见形式发布的这份文件是最具政策性的。

富士康落户解读中原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关于区域竞争,河南利用什么优势来吸引大型企业,比如富士康、武汉、天津、长沙等。,他们为什么定居河南?

李可:当然有优惠政策,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富士康在中原成功落户的因素很多,其中我认为最有吸引力的有三个:一是中原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尤其是郑州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优势明显。第二,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优势很大。河南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1亿多人的巨大市场潜力也受到富士康的重视。第三,我们主动的服务意识和高效率,从签约到第一批工厂竣工投产,只用了两个多月,被媒体称为“郑州速度”。富士康的前期加工项目只有2万名员工;后来投资规模逐渐加大,现在是20万人;如果下一步效益好,未来可能达到50万到60万人。这也是中原经济区的竞争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富士康在河南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

李可:当初很多兄弟省份都在积极争取。我们是大客户,不是小客户;活账户,不是休眠账户。比如在退税问题上,虽然我们给了富士康一定的优惠,但是富士康的到来,创造了大量的本地就业岗位,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定增加收入有很大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富士康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对相关行业和企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另外,富士康的生产基地位于中心城区之外,可以有效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综合效益也非常可观。我觉得这也是大家积极争取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题: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中原经济区引来的不只是富士康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