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9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从冷到热的转变是瞬间发生的。目前没有几个国家的经济像中国这样复杂,它受到经济周期、制度转型、发展中大国和国际国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国际因素显然不是政府所能控制的。就像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样。这无论如何都是以邻为壑的政策,但美国有自己的国内原因。所以应对这种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有中长期的战略眼光,打造战略高地,防止被这种被动局面牵着鼻子走。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是必然选择。
宏观调控的线性思维或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对策选择已经靠边站了。否则经济大起大落不可避免。经济的质量绝不是在经济政策被严格改变的时刻。宽松的经济政策预期往往会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但是,从长远来看,支撑市场的根本力量是实体经济。只有脚踏实地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目标才能实现。
现在物价持续上涨。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滞胀会成为现实问题吗?回顾美国70年代初的滞胀经历,或许会有一些启示。那次滞胀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的黄金时代之后。到底什么能帮助美国走出滞胀?1986年,美国的税制改革,减税,真正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如果没有技术进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是不可能的。当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力量是相对变化的,相应地,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市场监管机制也应该发生变化,否则,经济可能仍然存在问题。
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价格上涨绝不像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那样简单。制约货币过度是否最终导致物价上涨以及何时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金融深化的过程可能会吸收很多过剩的货币;涨价有滞后效应;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应对通货膨胀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解决。如果把国际因素考虑进去,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进口通胀往往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决策者能够解决的问题。除了掌握货币政策变化的节奏外,这个时候政府还要处理好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1998年启动内需的关键在于住房、汽车和道路,但今年的经济形势变得极其复杂。许多地方采取了限制购买住房的措施,这必然会影响住房的销量。为了控制交通堵塞,北京也出台了汽车限购措施,直接影响了汽车消费。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离任,也是对相关债务负担的担忧。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是什么?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政府要创造一个没有歧视的有利环境,包括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让所有有条件的企业都能发展起来。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志勇:国企红利应真正用于公共服务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