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60字,读完约10分钟

票据是企业支付和融资的重要工具,是商业银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调整资产结构、实现利润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

2010年,中国支付系统继续安全稳定运行,全国各类支付清算系统办理支付交易117亿笔,约168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和39%。2010年全国票据交易8.97亿张,金额284万亿元,与2009年基本持平,金额略有增加。其中支票8.7亿张,金额261万亿元,平均29.9万元;银行汇票679万张,金额4万亿元,平均58.9万元;商业汇票937万张,金额10.8万亿元,平均115.8万元;银行本票786万张,金额8.6万亿,平均金额109.5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票据业务的一些特点:一是票据数量少,金额大,与银行卡数量多金额小形成鲜明对比;二是票据业务以支票为主,主要用于企事业单位日常支付;第三,商业票据兼具支付和融资功能,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票据凭证修订的必要性

为了促进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保证票据的安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比尔·劳,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统一了票据的印制标准,统一了票据的格式、联次、颜色、规格和防伪措施。票据印刷标准的统一对提升票据整体形象、保证票据流通、防范票据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1996年以来,票据凭证经历了三次修订,但主要变化是票据凭证的要素和格式,票据凭证的印刷标准和防伪技术调整较少。犯罪分子伪造、变造、克隆票据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票据的声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票据欺诈风险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危害。公众对非现金支付结算的信心来源于支付工具本身及其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如果票据本身容易被伪造或篡改,会影响票据的信誉和信誉,欺诈的风险增加,各种经济实体对票据的接受程度也会受到怀疑,从而导致各方对资金转移机制和支付系统缺乏信心。

为了防范票据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修订票据,提高票据防伪水平。同时,为了方便票据业务的操作和管理,对票面要素和格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2010年银行票据凭证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启用,旧票据同时废止。

二、票据修订的原则和调整优化的主要内容

本法案修订主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首先是安全原则。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在纸张、油墨、印刷技术等方面采用了多项新技术,防伪和防涂改功能更强。比如票据纸使用新的专用水印纸,纸张中加入新的荧光纤维。同时借鉴人民币防伪技术,部分票据纸增加了安全线。在印刷技术上,采用双色底纹印刷技术。

第二是统一原则。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在票据版式设计和票据编号编制方面进行了统一,不同票据在格式和要素上的差异进一步缩小。如果将所有票据的编号从8位调整为16位,则前8位所包含的信息是相对固定的,包括银行代码、省份代码、票据类型等相对固定的信息;最后8位是序号,一票一号,方便管理。

第三,简洁原则。所有票据使用相同的底纹颜色,将原票据的29种底纹颜色统一为一种底纹颜色和四种花卉图案,简单明了,有利于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识别。

第四是实用原则。为了方便票据的电子化处理,2010版银行票据凭证增加或完善了行号、密码、密码的记录位置。

第三,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共同防范票据欺诈风险

票据风险可分为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提高票据防伪技术是防范票据欺诈风险的重要前提。

(1)努力提高票据的防伪能力,防范欺诈风险。

一是要不断向客户宣传票据知识,提高防范假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辨别票据真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完善票据审查的技术手段,增强操作的准确性。有条件的营业网点配备先进的专用设备,尽可能防止、识别和鉴别假货,实现人工鉴别和仪器鉴别双保险。第三,要严格操作环节,加强内部控制。要从源头上控制欺诈风险,必须加强对空白券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票据“双审”和“双查”制度,认真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防止内外勾结。第四,要建立防伪信息交流机制。各地、各行要及时收集和掌握假票案件的信息、特点和趋势,通报假票信息,交流防伪经验,增强整个金融系统的防伪和防伪能力。

(二)大力推进电子商业汇票应用,从根本上创新商业汇票运营模式。

电子票据是未来票据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票据业务创新的重要内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通过安全可靠的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保证票据和签名的真实性,基本杜绝票据的伪造、涂改和克隆案件。2010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在全国推广运行。从系统上线到2011年1月31日,电子票据系统共处理电子商业票据33.7万张,金额1.14万亿元。我们应该继续推动电子商业汇票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有的不能提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有的刚刚起步。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电子汇票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3)严格办理票据业务,加强对票据交换所的监督管理。

在我国票据业务中,支票业务占票据业务的绝大多数。从签发的支票数量来看,支票的业务量占97%;就发行金额而言,支票业务占92%。在我国的支票业务中,大部分需要跨行处理,由清算所进行交换。我国清算所的组织形式、制度模式、技术手段和收费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清算所员工中,存在素质有待提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下一步要从机构设置、系统管理、人员配备、硬件配置等方面加强对清算所的统一管理。,从而防止票据交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票据交换过程中万无一失。

(四)加强票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商业银行不仅要注重业务发展,还要注重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坚持审慎、稳定、规范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善于识别票据业务隐含的各种风险,并加以防范和化解。提高票据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票据从业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开展票据业务知识、票据防伪知识和票据识别方法的专业培训。要杜绝行业从业人员思想素质、票据专业知识缺乏、验票能力不足等带来的风险。(作者是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主任)

相关链接

票据处理系统

近年来,我国电子票据的步伐明显加快,票据业务处理和业务管理的电子化水平日益提高。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票据规范化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通信技术,推进票据处理方式改革。全国支票图像交换系统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立,通过微支付系统处理华东三省一市的本票业务和银行票据业务,大大提高了支票结算服务水平和支付清算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了我国票据业务的发展。

一、全国支票图像交换系统

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支票图像交换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图像技术截取实物支票,将其转换成支票图像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支票图像信息传输到出票人银行进行即时支付的业务处理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主要处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银行间和银行内支票影像信息交换,其资金结算通过小批量支付系统办理。支票图像业务的处理分为两个阶段:图像信息交换和业务回单处理,即支票拟办行通过图像交换系统将支票图像发送给取款行,提示付款;提交行通过小批量支付系统向提交行发送收据,完成支付。全国支票图像交换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支票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提高了支票清算效率,使其成为基于商业信用的即期支付工具。当前金额小于50万元的支票可以通过该系统处理。2010年,共办理交易878.4万笔,金额404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7%和40.2%。

二是华东三省一市的小额支付系统本票和银行汇票业务

2008年5月和8月,中国人民银行小额支付系统先后在华东三省一市开通了办理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业务。处理方法如下:一、持票人通过其银行提示付款时,银行通过微支付系统将本票或票据的电子清算信息发送给开证行;二、开证行收到并核实后,通过微支付系统将收据发送给持票人的银行;三、持票人银行贷记持票人账户,发卡银行与持票人银行之间的资金结算包含在微支付系统中。依靠微支付系统处理本票和汇票业务,可以降低支付风险,提高资金结算效率。据统计,2010年,微支付系统在华东三省一市办理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797万张,金额9万亿元。

三、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是依靠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和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报文,提供电子商业汇票货币支付和资金结算行为相关服务,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和商业汇票公开报价服务的综合业务处理平台。系统分为三个功能模块,一是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功能模块,二是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模块,三是商业汇票公开报价模块。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立对于降低票据业务的风险和成本,促进我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丰富支付结算工具,方便中小企业融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于2009年10月投入运行。到目前为止,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已经处理了15000笔交易,金额超过70亿元,业务量稳步增长。

四、城市商业银行票据处理系统

城市商业银行票据处理系统是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签发和支付银行票据的信息传递和资金结算的业务处理系统。该系统于2004年10月接入大型支付系统,由城市商业银行资金结算中心、会员银行、会员银行和支付代理银行组成。资金清算中心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开立特许清算账户。所有参与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的成员银行(代理银行)均与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城市处理中心连接,以指定报文格式收发银行汇票业务信息;资金结算中心与上海市城市处理中心相连,接收并处理银行票据签发和兑付登记信息,接收银行票据资金转账,发起银行票据兑付到资金结算,办理银行票据查询和回收。2010年,会员银行和会员银行共发行银行汇票6.9万张,累计金额474亿元。

V.农村信用支付清算系统

根据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这四类机构统称为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业务需求,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系统是集资金结算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支付结算平台,是农村支付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2010年,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成员机构办理银行汇票12.7万张,金额388.55亿元。

标题:推广应用2010版票据 防范票据欺诈风险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