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32字,读完约8分钟
我们的社会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不是政府干预经济太少,而是太多。我想就产业政策说几句话,但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很多产业政策的思路都是建立在政府官员比企业家更有远见,更能预测未来,更能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更能了解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假设并不成立。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我们的大多数产业政策都失败了。这不是我的评论。我们很多原本制定产业政策的官员,退休后都认为我们的政策失败了。包括我们的汽车政策,如果早期允许中国车更自由的发展,中国民族品牌的车应该比现在强很多。
我们有些政策的制定是因为其他的制度性障碍,让我觉得我80年代骑自行车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你的自行车轮胎在车库尽头被扎破的事情,因为是修理工给自己创造了工作,他在路上扔了几颗钉子。到了那里,你的自行车肯定会被扎破,然后你一定要让他给你修。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让市场更自由地发挥作用,让企业家有更多的热情去预测未来,尤其是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发展,我们的许多错误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现有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制度体系的约束,许多中国企业家看待问题的角度相对较新。而不是看过去十几二十年的产业规划和市场趋势,他们更可能看一两年的东西,给我们的结构调整带来障碍。很多创业者都在想办法搞清楚一些国家的产业政策,但据我所知,很多产业政策最终很容易变成利润分配机制和寻租活动。因此,我们的许多政策往往成为分配财富的机制。这让我想到,要让我们的社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每个人都有创造财富的主动权,而不是分配财富。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路,但人性自古以来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管你在哪个国家,人性基本都是一样的。一个好的制度会把人性中追求幸福的冲动变成创造价值,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事实。在我最近出版的《市场的逻辑》一书中,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中国模式。中国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没有像东欧那样实行私有化。我们在很多领域还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比他们快。我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说明我们对什么是私人,什么是公共没有很深的认识。
我们普遍认为,国有经济或公共经济的权利属于每个人和集体,而私营经济的权利属于个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任何社会,无论何种所有制,权利都是个人的,行使权利的主体只能是个人。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不能行使权利,只有活生生的人、有灵魂的人、有思想的人才能行使这种权利。公有制、公有制、私有制、私营经济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公有制下,权利都是依附于职位的,所以我把它定义为“权威经济”。比如你有投资的权利吗?首先要看你是不是在政府。就算你在政府,也不是所有岗位都有投资权。并且我们知道位置控制资源越高,位置控制资源越低。在我们的计划经济下,不仅资源的配置取决于岗位,生活资料的配置也取决于岗位。比如坐火车出差的时候,谁能坐软卧,谁能坐硬卧,谁能坐硬座,这些都是有等级规定的。家里能不能有电话,能不能有车,住多大的房子,都是根据你的位置决定的。甚至我们知道你能得到什么样的消息,看什么样的报纸,都是根据你的职位决定的。高级干部可以看大参考,普通人只能买小参考(《参考新闻》)。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一样,所有的权利都取决于职位。在这种制度下,任何人获得权利的第一个努力是什么?进入政府。第二,进入政府后如何找到最厉害的部门,然后在这个部门里从下往上爬。你走得越高,你的力量就越大。这是我们公有制的一个基本特征。
私有制是一种怎样的经济?私有制的权利依附于财产。现在,衡量财产的共同标准是金钱。有钱就有权利。比如你有钱,可以投资,可以买股票,可以买债券,可以办工厂,甚至可以办银行。可以用钱买车,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大轿车,也可以买大房子。你可以留在医院,吃更好的饭,这些都是基于财产。公有制下赢得工作的最好办法不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想办法把竞争对手压下去。所以,虽然人在公有制下竞争,但是破坏性的竞争怎么能把别人拉下来,然后自己上去呢?这样,我们都忙,却不创造财富。私有制下,要想得到钱,就得生产东西,卖东西。能不能卖,能卖多少,谁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用金钱投票决定你的命运,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为客户创造剩余价值的竞争。给消费者更多剩余的企业会有市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私有制的竞争,就是创造财富,给别人带来快乐的竞争,从而导致了很多新的发明和技术进步。为了拥有这个权利,一个企业家只能创造,他的成就只有在他对未来的判断比别人更正确的时候才能成功。
中国企业家聚在一起讨论还有什么?是政策,因为他们能不能赚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市场的判断,而是取决于他对政策的判断。如果政策本身能带来很多钱,即使他知道这个政策不对,只要他赢了这个政策的优惠措施,他就有财富。所以这两个系统中人类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类的行为,改变的是是否为这个社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中国30年来的变化,其实就是如何从一个权威经济转变为产权经济。过去,我们只有在拥有政府地位的情况下才能行使政府的权利。现在,如果我们有财富和金钱,我们可以在没有政府职位的情况下行使我们的权利。这种变化是从农村开始的。原来农民进不了政府,很难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由,即使不进入政府,也可以从事投机活动,于是出现了许多万元家庭并变得富有。接下来的变化发生在城市人身上。很多原城镇居民无法进入政府和国企,生活十分艰难。现在有钱人在很多方面都能享受到和有权人一样的生活。比如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说过“一千个女儿的家庭胜过一个都城的国王,聚在一起的人和国王一起玩”。也就是说,中国最聪明的人不一定要进政府才能享受,而一定要进政府才能调动资源;通过做生意,给消费者带来快乐和价值,我们也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我国发展的动力整体上发生了变化。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能让聪明人为别人创造财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当当地经济能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制度让这些人获得幸福不是通过为别人创造财富,而是通过掠夺别人的财富,那么经济一定是停滞不前的。当今中国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腐败。腐败的根源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们既有权力经济,也有产权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并不创造财富,而是试图收买有权威的人和控制资源的人的权利来获取资源。比如我通过关系得到一块非常便宜的土地,卖手赚了很多钱。这种致富的过程可能比很多做制造业的人要快得多。这在中国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于是,越来越多以前从事制造业的人转向了房地产或者其他非制造业。这对中国的未来是好是坏?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
那么下一步改革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像过去一样,电力经济的范围不断缩小,就是政府控制的资源。不解决这个问题,腐败问题就解决不了。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过后,我们都在总结经验。以前我们讲的是从错误中学习,但是有时候总结经验的时候犯了错误,可能会走向反面。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总结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市场失灵了,所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政府的力度,这两年我们的政策都在朝着继续加大政府力度的方向发展。让我们想象一下会有什么后果。其结果不仅是现有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企业家能力配置和行为最严重的变化。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不是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取悦老百姓,让消费者开心,而是去思考如何取悦有权有势的政府官员,让他们感到开心,这才是中国最宝贵的资源——对创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我们的成就来自哪里。未来应该走怎样的路?如果我们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认为中国的道路是由于政府和我们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强烈干预,所以我说这个经验是完全错误的。经验总结出来没关系,但如果是错的,那就指向一个非常悲观,甚至是破坏性的未来方向。(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
标题:张维迎:从职权经济到产权经济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