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0字,读完约3分钟

2010年宏观数据刚刚发布,通货膨胀话题最受关注。对此,CICC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与过去一样,本轮通胀主要是由需求驱动的,随着货币政策紧缩效应的逐渐显现,这一轮通胀离见顶不远了。他预测,央行将在2011年上半年两次加息,第一次加息可能在2月份。

反通货膨胀的成本是适中的

中国证券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抑制通胀的措施。这对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彭文生:我们认为这一轮通货膨胀,像过去十年的两次通货膨胀一样,主要是由需求驱动的,表现出周期性特征。以往的经验表明,中国控制通胀的成本相对温和。

在2004年至2006年的通胀周期中,cpi自上而下下降了4.1个百分点,而产出缺口下降了6个百分点,这相当于通胀每下降1个百分点,产出增长率就会下降1.46个百分点。在2008年至2009年的通胀周期中,反通胀的成本要小得多。在此期间,消费物价指数下降了8.8个百分点,而产出缺口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从两个周期来看,通货膨胀下降了1个百分点,产出增长率平均下降了0.79个百分点,小于其他国家。

中国反通胀成本适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属于供大于求的经济体。我们把25岁到64岁的人口定义为生产者,其余为净消费者,比例超过120%,本质上是过剩经济,而印度、巴西、越南属于短缺经济。历史经验表明,在生产者多于净消费者的国家,通货膨胀相对较低。预计中国将在高增长的同时避免持续的高通胀。第二,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由需求驱动,所以反通货膨胀的成本适中。如果主要是供给冲击造成的,比如劳动力减少或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那么政策收紧和负供给冲击会更加拖累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提高通胀容忍度应该谨慎

中国证券报: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迅速,政府可以增加对通胀的容忍度。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彭文生: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水平确实比中国高得多,但经济结构不同。在高通胀水平下,增加对高通胀的容忍度是有风险的。

资源价格改革推高了公用事业价格,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暂时上升,但这和政府最关心的总需求压力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资源价格改革是价格水平的调整,而不是持续通胀压力的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项政策可以容忍cpi的暂时上升。另一些人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调整相对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工资,因此政府应该更加宽容。

这些观点只有在整体通胀水平较低时才是合理的。高通胀有其自身的成本,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如果整体通胀水平已经很高,强调提高政策承受能力会增强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通胀的成本会超过相对价格调整带来的收益。

政策容忍度提高也可能意味着货币条件对于资产价格来说过于宽松,这将助长资产价格的泡沫风险,尤其是房地产价格,这是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宏观风险。

中国证券报:中国的通胀率合适吗?

彭文生: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政策制定者不希望看到通胀处于极低水平,这意味着通缩风险。一般来说,在经济结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历史平均通货膨胀水平可以作为参考,如果超过历史趋势,应该引起警惕。过去十年,中国的通胀率平均为1.8%,经济增长平均为10.3%。考虑到资源价格改革的因素,我认为3%-4%的通胀率是合适的。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彭文生:通胀或将见顶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