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5字,读完约2分钟

海牙唐人街是欧洲第一座中国牌楼,是它的标志,两根飞龙缠绕在石柱上,街上的石板上刻着“道可以是道,但不是道”。

手机连锁店gsm-shop的旗舰店周(音译)就坐落在街角,这是对其定位的隐喻:中国人是gsm-shop的重要客户,但它也希望吸引更多的荷兰人。

周今年36岁,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短发梳了起来,嘴角和眼角挂着一丝微笑。虽然他出生在温州,娶了一个福建青田的老婆,但荷兰语和英语说得很流利,其次是温州话和粤语,普通话磕磕绊绊,有时还需要中文工作人员翻译。

他是荷兰最有影响力的年轻中国商人之一。在全盛时期,gsm-shop的销售额在同行业中排名第四,而前三名是当地的大型集团公司。他还创办了荷兰最大的中文报纸《中荷商报》,这也是从荷兰到中国的飞机上唯一可以看到的中文报纸。他最近的大交易是在海牙的核心地区购买一大片土地,并建立一个亚洲商业中心。

“atom(周的英文名)非常精明,商机无限。跟他说就行了,他马上就明白了。”西荷兰投资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评论说:“下次你可能会忘记你说过这话,他已经从中赚到钱了。”

周继承了中国最“金融商人”温州人的基因。像他的父母一样,他很努力,敢于思考和做,善于计划。与父母不同的是,他在欧洲商业氛围最浓厚的荷兰长大,接受过商学院的系统教育,熟悉西方商业规则,有着更大的抱负,在社区活动中也更加开放和积极。他所代表的这一代人,不再满足于开餐馆,卖皮鞋,而是一个真正进入欧洲主流社会的“新温州人”。

温州有十个人,九个商人,但周不是“富二代”。

他的祖父曾在比利时漂泊,他的父亲在20世纪70年代末来到欧洲,然后定居在荷兰海牙。或许是童年记忆的缺失,又或许是父亲出国过程中的波折太多,周不愿多谈这段历史。

1983年,8岁的周和他的母亲也来到了海牙。周的父亲在中餐馆工作之前,全家人都来了之后,他自己开了一家小餐馆。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周蔚宗:“温二代”荷兰创业记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