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3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日益壮大的富人群体已成为刚刚起步四年的国内银行和私人银行之间竞争的目标。
根据中国版福布斯和建行2010年发布的《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中国高净值个人(私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总额增加4.1万亿元,增长22%,高净值个人数量达到38.3万人。
“我国民营银行正处于从多模式起步阶段向准民营银行过渡的阶段,没有一家银行达到民营银行发展的成熟阶段。”中国银行个人理财总部总经理梅(601988)3月30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虽然各种非银行机构正在争夺高端理财市场,但梅认为,银行仍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要有品牌;二是监管完善,产品风险可控;三是方便客户,资金、账户、产品都在一起。通过整合平台,银行可以提供涵盖资产、负债、咨询投资等各方面的产品和服务。”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选择了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并行的经营模式。
全面发展
21世纪:中国私人银行的历史并不长。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阶段?
梅::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在中国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四年来,国内私人银行从无到有的成长,也是高净值客户开始接受私人银行概念的过程。中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缩影。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2007年之前的概念传播阶段;二是多模初期。2007年以后,各家银行开始有了自己的模式;第三阶段是准民营银行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成熟的私人银行阶段。
我国民营银行正处于从多模式起步阶段向准民营银行阶段的过渡时期,没有一家银行达到成熟的民营银行阶段。西方发展私人银行的历史比我们银行业的历史要长。在西方,私人银行和商业银行是两个概念。目前并不是以资产规模来区分私人银行客户,而是以客户需求和业务特点来区分私人银行和商业银行客户。
目前国内民营银行都是有中国特色的民营银行。除了私人银行提供的个性化、专业化的理财和投资咨询服务外,客户还可以享受商业银行网点提供的传统个人业务。一定要做出中国特色,因为如果一步跳到西方模式,无论是监管政策还是客户需求,在中国都行不通。如果模式太先进,客户反而会感到不方便。
21世纪:基于对中国特色民营银行的认识,中行民营银行目前是以什么模式运营?
梅:我们认为,民营银行和商业银行更容易整合发展,更容易协调整合客户资源和产品销售。因此,中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被整合到集团的个人金融业务中。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是个人金融业务板块,纳入三级财富管理体系,隶属于整体。逻辑关系是个人金融业务包括三级理财系统,三级系统包括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在中国有17家分行。在没有分行的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由个人金融部管理。虽然这些分支机构与个人财务部门有平行关系,但分支机构中的个人线路是整合的。我们的长远目标也可能是分家,但目前这种模式是解决分家体制下利益分配问题的最好方式。
非营利中心
21世纪: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对民营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分支机构进行评估?
梅::我们把私人银行分行定位为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所以在客户资源、资产和效益上不会与网点发生冲突。同时,我们的私人银行分行是专业指导和自营相结合的。自营是渠道营销,包括对高端客户的集团营销,比如对某上市公司的集团营销。专业指导是帮助商业银行提供叠加服务,即客户已经是商业银行客户,账户不会迁移,这个网点继续负责,私人银行给他提供专业指导的叠加服务。在评估中,我们评估整个分行对私人银行业务的贡献,包括私人银行客户的数量和资产规模。对私人银行和网点的评估是联合进行的。私人银行分行没有硬性要求客户从网点转移到分行,资产和利润可以留在开户网点。网点也有动力与私人银行分行合作,共同维护和服务自己的高端客户。
21世纪:如果民营银行不独立核算,如何从集团层面体现民营银行的贡献?
梅::虽然我们没有单独计算民营银行的利润贡献,但商业银行一定会从整体利润的角度来把握民营银行业务的发展。民营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贡献有两个方面。第一,品牌贡献可以提高银行的品牌知名度;第二,民营银行能否做好,也是衡量银行能否服务高端客户的一个尺度;第三,虽然民营银行的客户资产占比不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民营银行的客户资产占比会越来越大,对全行利润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因此,虽然私人银行分行是成本中心,但通过评估客户数量和资产规模,可以间接实现对其对全行利润贡献的评估。
标题:梅非奇:事业部缓行 做特色的私人银行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