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8字,读完约3分钟

【新东家】陈天桥:酷6整合谁说了算,是个敏感问题

【大导演】酷6网董事长武智:裁员是为了偿还商业模式的债务

【看幕后】盛大“血洗”酷6背后,

【原因分析】酷6裁员后每个季度节省200万美元

【评书】与酷6 cfo沈雨桐对话:酷6裁员前后,

【追源】劳动部门裁定酷6裁员无效。酷6说计划不会变

然而,今天的酷6,继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善友·闪电于2011年3月辞职后,仅仅两个月后,裁员再次爆发。根据Ku 6日公布的初步裁员计划,销售团队成员将裁员约80%,裁员计划将在两周内完成。这几天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主管销售的高级副总裁郝智忠、副总裁曾兴业也参与其中。局外人李善友只能站在一边默默看着战争,感叹“炸对方太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Ku 6和盛大的婚姻并不算失败。甚至在融入盛大的过程中,Ku 6号已经伤痕累累。但对于陈天桥和盛大来说,花钱后如何完成真正的并购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陈天桥酷6的整合

换壳的隐患最怕“奇怪的同床异梦”

与盛大合并后,Ku 6的曲线上市分三步完成。

首先,2009年11月26日,盛大的子公司华友世纪与Ku 6合并,合并后的Ku 6网成为华友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继续保留其品牌。

第二步是所谓的业务整合,华友世纪推出无线和音乐两大核心业务,卖给盛大,只剩下酷6视频业务。

第三步,正式更名。华友世纪更名为Ku 6媒体,Ku 6正式完成借壳上市。

然而,Ku 6借壳上市的代价是伴随着自身资产的蒸发。在换壳之前,Ku 6有两轮融资,融资金额约4500万美元,Ku 6最终以44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创投亏本退出。首先,Ku 6通过股权合并成为华友世纪的全资子公司,然后转让华友原有业务,最后实现Ku 6的曲线上市,更像是盛大成功的资本运营。

盛大选择酷6主要是为了给内容找一个终端出口。伊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锴在评论这桩婚姻时指出,“酷6未来的战略方向将是与盛大文学、游戏、影视等资源合作,加强自制版权内容。酷6将成为盛大的重要平台,因为短期内盛大没有机会收购中国的电视台。”

当时,李善友也正处于人生最焦虑的时期。一直充满自信的李善友说,当时“我真的很想有人开枪打我”。在此之前,他曾向外界表示,酷6网2009年收入将超过1亿元,2010年将实现盈利。但事实是,从2009年开始,整个行业都承受着运营的压力。金融危机引发了低广告收入和持续的版权纠纷,使得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在投资者的压力下,李善友不得不开始四处寻找买家。

此时,李善友遇到了陈天桥。在谈到收购原因后,表示,陈对他和整个团队都很感兴趣。不过据熟悉陈天桥的人士分析,陈天桥对酷6的偏爱应该是他进入媒体的突破口。在陈的娱乐帝国梦里,他始终有着深厚的“媒介情结”。2005年之前,陈天桥想接手,但后来被CEO兼总裁曹国伟以“毒丸术”封杀。

大岛博一管理咨询董事长潘成表示,资本并购是企业进入高速增长期的必然选择。但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并购的案例中,往往可以看到三种不良倾向:急功近利、外表超脱、名利双收。“大量M&A项目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诸多隐患,隐藏成本高,甚至出现严重的组织内耗和恶性事件。如国美与黄晨之争,情节严重的是吉林铜港事件。”

路线争议

谁说了算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在这个新的架构中,独立董事武志成为董事长;陈天桥是薪酬委员会主席、企业发展与财务委员会主席,控制高管的薪酬、战略、财权;李善友是首席执行官,负责Ku 6的日常运作。“三驾马车”谁说了算?记者曾向李善友提出这个问题。他当时的回答很微妙。“毫无疑问,陈天桥一定是酷6上最有影响力的人,这个影响力超过任何人。包括不止我自己。”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如果和陈天桥意见不一致,那一定是李善友离职了。

Ku 6的创始人李善友在并入盛大部门后多次提到,要在弯道超车,把Ku 6带到视频行业的首位。但是,陈天桥似乎不这么认为。隐形的陈天桥更喜欢酷6这个视频媒体。与李善友的赌博模式相比,陈宁宁更喜欢成本更低的信息模式。无一例外,这种媒体情结渗透在他的领地扩张和对Ku 6的关怀之中。从抄底尝试到收购Ku 6,陈天桥隐约透露出媒体应该充斥娱乐帝国版图的期待。

婚后,李善友进入了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时期。新上市公司持有前华友世纪约6000万美元的现金储备,盛大也向新公司注入了1亿美元的现金支持。2009年12月,Cool6.com宣布将投资3亿元用于合法化、整合新媒体视频内容和购买高质量带宽。

然而,外界认为这一不尽人意的表现是李善友下台的导火索。根据Ku 6发布的2010年财务报告,其年收入为2030万美元,亏损达到5150万美元,是收入的2.5倍。一直躲在身后的陈天桥,显然不再愿意陷入继续烧钱的怪圈。

随着李善友的离开,陈天桥迅速从幕后走向舞台。李善友离职后的第一时间,陈天桥赶赴北京,宣布酷6新的发展方向:酷6要打造一个人人有独立见解的平台,从“传播自己的独立见解(1.0)”转变为“每个用户都有独立见解(2.0)”。这一次,他没有提到李善友一直谈论的大片模式。

据Ku 6的员工介绍,李善友离职后,原本备受关注的版权引进开始放缓。关于酷6的未来,员工更加迷茫,缺乏信心。"事实上,许多人已经在为他们的下一步铺平道路."例如,在宣布裁员之前,Cool6.com前全国营销总经理陈军已经宣布,他将加入兴奋网,负责兴奋网的广告业务。

“我只是没想到裁员会来得这么快。”被称为“血腥酷6”的裁员,主要集中在销售人员,酷6就做了个交代。据说裁员150人左右会产生100万美元的一次性重组成本,但估计每季度裁员会节省150万到200万美元。所以是一次“划算”的整改。

在成本方面,Ku 6的201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与竞争对手优酷相比,其第一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基本相同,都在500万美元左右,但Ku 6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收入的80.8%,远高于优酷的28.7%。

另一方面,艾瑞咨询(iResearch)专栏作家魏武挥写道,值得注意的是,Ku 6的连续季报中有一项费用为零,即产品研发成本,而优酷在2010年的成本达到3000万元。这几乎可以解释Ku 6缺乏产品投入——而从这个角度来看,“Ku 6的糟糕表现完全归咎于营销人员,这是不公平的”。

即便如此,裁员显示了陈天桥对今天酷6的基本态度,从全力支持到降本。随着李善友的淡出,Ku 6似乎真的开始成为一个大Ku 6。

根据潘成的分析,“在利益一致之后,双方的权力博弈应该在一个基本的利益共同体的前提下进行。这需要双方的同理心和商业理性。没有这种沟通,由于角色和身份的转换,人际冲突很难避免。”

融合的困境

以前组成一个家庭很难

裁员爆发前,时任Ku 6号运营高级副总裁的郝智忠也曾前往上海,与他领导的销售团队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据当时在场的员工透露,郝智忠特意提到“盛大已经把Ku 6当成了来自龙芯的儿子”,以此来给大家打气。

似乎当时一句无心的话,其实反映了Ku 6和盛大从未真正融合的现状。整合失败的原因之一首先体现在陈天桥和李善友不同的管理气质上。东北人李善友热情、乐观、开朗。在管理酷6团队的过程中,他经常用激情和梦想激励团队。和他一起创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东北人。在与团队相处的过程中,李善友喜欢与员工交流,谈论工作关系和感受。个人气质对Ku 6队影响很深。

盛大的企业文化不一样。相比而言,陈天桥更注重理性和执行力。在盛大,陈天桥有一句名言“一切商业模式都只有一个本质,最高的薪酬给最好的人才,最好的人才创造最大的价值!”按照这个逻辑,不难理解陈天桥在改造Ku 6的过程中做出的一系列决策。

“毫无疑问,陈天桥才是盛大真正的核心。”一位已离职的前盛大员工表示,盛大不可避免地仍具有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陈天桥是真正的决策者,一般都是陈定的目标。下面的人试着去执行。”在宏大的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是讲道理。关于推理的逻辑,盛大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定动作,“数据准确-逻辑严谨-规范民主-负责任独裁”。据盛大的员工介绍,盛大一方面有一套规范的机制来取得成功,但由于陈天桥的管理风格比较强硬,下面的人往往对他的决策非常服气。最后,有些机制没用好,有沟通渠道,但真正自上而下负责的人很少。

据记者了解,Ku 6被带入盛大后,与盛大集团的业务往来并不多,员工之间的交流也很少。虽然陈天桥在早期总是宣布放开李善友的管理,但他仍然为Ku 6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两个人刚结婚时互相欣赏,但在管理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不仅体现在Ku 6战略目标的差异上,也为两家企业未能真正整合奠定了基础。

并非所有的裁员都必须以激烈的方式进行。“裁员也是一种组织变革。通常有两种选择:渐进和革命。现在很多企业往往过于草率。他们喜欢选择革命性裁员,大破大进,但力度越大,阻力越大。经常疼。”潘成如分析道。

本来,大多数人青睐的幸福婚姻,随着李善友和核心团队的淡出而告终。显然,陈天桥和李善友无法预测这种情况。当情感因素淡化时,最理性的选择当然是商业考量。不过前面提到的M&A老兵提醒,对于盛大来说,为了降低成本,酷6的整合可能并不那么好。接受者要面对复兴人心的考验,盛大也要考虑品牌的影响力。如果再面临一次大收购,那些不能真正把握话语权的小企业肯定会慎重考虑。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标题:陈天桥:酷6整合之殇 谁说了算是个敏感问题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