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7字,读完约4分钟
李晶有一个很长的头衔——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全球市场业务主席。她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总结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我的职责是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不仅向外国投资者分析中国的市场情况,而且向中国企业提供外国市场的趋势。可以说,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与中国市场的发展有关。”
90年代初,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留学美国的李京也处于职业选择阶段。“我在美国见过很多金融专家。他们想在中国投资,但不知道如何投资。从那以后,我希望向海外投资者介绍中国的金融市场、公司和机构,让更多的金融人士和金融资本关注中国这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国家。”李静说:“在确立职业发展方向的同时,我找到了一个真正的人生定位: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做点事情。”
1992年,在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后,李静选择了华盛顿的新兴市场投资者公司作为在华基金经理。从那以后,尽管有很多“转会记录”,但李京的地位始终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1995年,李静出任CLSA亚洲公司中国股票研究部部长;2003年,他成为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股权部常务董事。2005年4月,她正式加入摩根大通,出任中国证券市场董事长。
“这是摩根大通在中国的又一次战略任命。李晶在投资领域享有盛誉。她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观点很独特,她的投资哲学很有创意。她一直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高度尊重。”时任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长的白瑞富评论称,李晶的到来“将使摩根大通的中国业务更加强大”。
加入新雇主的第一年,李静创办了中国投资年会和摩根大通中国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前者每年可吸引2000多名国际顶尖投资机构精英和500多名中国优秀企业高管;后者聚集了数百名活跃在中国各个领域的专家,为国内外专业人士的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
“我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非常自由地在两种文化之间穿梭,这可以将中国的观点带到世界上,并将世界的信息传递给中国。”李京说。
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李静已经成为一名投资顾问,他可以影响数万亿美元的全球资产配置。当全球投资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前景不乐观时,李静支持中国经济复苏。2009年2月,她在法国的演讲中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并大胆预测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可以保持在8%以上。“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整个世界仍处于恐慌之中。当时我把中国刚刚推出的4万亿救市计划比作‘罗斯福新政’,试图说服市场相信中国经济即将好转。”李静说:“当时我的信心受到了海外客户和同行的质疑。大家都觉得我太乐观了。”
2009年中国GDP 8.7%的增速印证了李静的判断,进一步增强了她的影响力。李静说:“投资行业就是这样,几个月就能看出有什么不同。我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源于我对中国市场的长期跟踪,以及与各方人士的不断沟通和对形势的了解。在我们这个行业,任何判断都是基于详细的研究。”
危机中的表现给了李京另一个头衔——“非官方的中国之声”。由于对中国市场的准确把握,李晶被汤姆森路透评选为2010年度“杰出中国股票分析师”,她还进入了《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榜单。
2011年,李静的研究重点是新兴市场如何在控制通胀风险的同时保持持续增长,以及中国资本(市场、信息和评论)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她希望自己播出的“非官方的中国之声”能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对全球投资市场的影响。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李晶: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