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3字,读完约2分钟

对于那些愿意做好事的人,你不妨多加理解。他高调你不用火上浇油,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让后来者望而生畏

对于一个慈善家来说,“诈捐”罪足以终结一切。所以,关于中国“第一好”陈光标捐“注水”的传闻,对于媒体、大众、陈光标本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小,是个人的名誉问题;大的方面,跟慈善的成长有关。

这两天,一些慈善机构已经公开证明了陈光标的“真实捐赠”,但仍有一些媒体仍在一个个发问。其实这两年来,陈光标在慈善这条路上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他高调的行善方式也引起了一些争议,甚至被认为是“暴力慈善”。但是围绕着一些争议,还是有一些疑惑。

疑问1:做好事的人一定要道德完美吗?有人认为,作为公众人物,陈光标应该是一个“楷模”。但是,民营企业家陈光标恐怕并不完美,尤其是对于传统上以低调、清高、做好事不留名为美德的中国人来说。“高调”“好名”“作秀”是一种非常抢眼,容易让人反感的“缺点”。那么,非模范人物,甚至是有明显缺点的人,是否应该否认做好事呢?如果有,还有多少人有资格做好事?水清了就没有鱼了。在严格的道德标准下,有多少“鱼”能在慈善“池”中存活?

疑问二:“高调慈善”是否应该比“低调慈善”受到更多质疑?在我国,通过税收调节二次分配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一些富人和富人可以在全球奢侈品市场消费,并将几乎所有的财富留在手中,留给他们的子孙后代。慈善的概念在这个群体中并不流行。“高调”捐款的陈光标是否应该比那些小气的有钱人承受更多的批评和冷嘲热讽?当盖茨和巴菲特联手在中国劝说捐款时,陈光标死后大声回应裸捐,让很多曾经远离家乡的中国企业家被动而尴尬。谁比这两个人更应该被质疑?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人民日报:怎样看待“高调”的陈光标?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