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9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了1月份的价格数据。其中最有意思的是1月份cpi上涨了4.9%,明显低于之前的市场平均预期。1月份发布的价格数据恰逢五年来首次调整cpi统计数据。这些调整是否降低了cpi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统计编制方法的正常调整引起了许多关注,这一方面反映了数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cpi与人们的感受不同步,与统计数据缺乏一致性。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目前的方法编制cpi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统计局的工作是不可替代的。民众、学者、决策者对统计局的数据依赖性很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要验证cpi编制方法的调整对cpi的影响并不容易。统计局的调整涉及比较基期、权重构成、调查网点、代表性规范的调整。影响很大的是体重的调整。其中,生活类重量增加4.22%,食品类重量减少2.21%。这些调整属于既定的安排,住房类别权重的大幅增加也符合此前的预期。统计局披露了相关调整细节,并指出根据其计算,在权重调整方面,如果按照去年的权重计算,1月份的cpi会略低于目前的算法。

统计局的结论很容易偏离人们的主观感受。首先,直观的说,由于住房类的价格涨幅小于食品类,两类权重的增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pi。其次,老百姓感受到的是,生活中很多商品的价格都在明显上涨。即使从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0.3%,房价上涨6.8%。食品方面,粮食价格上涨15.1%,鲜蛋价格上涨20.2%,鲜果价格上涨34.8%。这些增长大大超过了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物价的快速上涨印象最深。

在许多国家,关于统计数据和方法的争论通常局限于学术范围,但在中国却是一个公共话题。鉴于编制宏观统计的大型项目,学者和公众不太可能设计和公布另一套消费物价指数数据进行比较和核实。但是,如果统计数据不能成功赢得社会信任,其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这首先会影响一些政策研究的结论,削弱决策的准确性。其次,普通人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对官方数据附加一个主观感觉指标,从而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和通胀预期。

目前,我们正处于温和的通胀周期。中央政府决定在今年的宏观调控中把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货膨胀预期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要降低反通货膨胀的成本,最重要的是获得经济行为者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当人们相信政策的反通胀决心,降低通胀预期时,价格水平就会下降。如果用行政、货币、金融手段进行调控,总会造成很大的反通胀成本。

人们对统计的信任是他们对政策信任的基础。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个明确的方向是公开公众关注的所有细节。在价格统计方法和程序上,应该没有太多地方可以避免。

就1月份cpi上涨4.9%而言,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释放。除了今年cpi基数效用较高外,新一轮价格上涨势头也相对强劲。特别是华北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目前,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一些欧洲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指数也有所上升。通胀压力将是未来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的通胀目标已经从2010年的3%提高到今年的4%,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标题:傅勇:一次统计调整何以引发诸多质疑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