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61字,读完约10分钟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未来五年,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将面临世界经济的许多新变化和新机遇。形势复杂,挑战严峻。十二五前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会更加明显。总的来说,国际环境是有利的,机遇大于挑战,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大势所趋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或根本趋势。信息通信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仍然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除了技术进步,产业转移、贸易自由化等重要因素也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产业转移将再次活跃起来。根据贸发会议的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企业投资和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仍在继续。大型跨国企业海外产值下降幅度远低于整体经济下滑幅度。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改善,全球投资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并在2010年上半年重新进入上升区间。预计未来两年将继续小幅反弹。在全球投资复苏的过程中,跨境M&A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从根本上说,产业转移取决于全球分工、技术进步、市场发展和企业扩张。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将继续发展,新技术、新市场将成为新的海外投资热点。与此同时,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开放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希望以合作和务实的方式积极推动双边、多边或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世界经济和政治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从2000年到2009年,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中的比重从24%上升到3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2009年,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吸引了世界一半的外国直接投资,出口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投资将保持强劲势头,这将增加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并与多极化趋势相互促进。发展中国家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多的投票权和发言权。随着多国集团的重组,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的多国集团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各国发展理念和路径的多样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公平、公正、有序、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趋势。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将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转化为区域经济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扩大回旋余地,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力。传统技术和产业的衰落将为新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先导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继续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突飞猛进,云计算、物联网、感知中心、智能电网、智能地球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兴未艾。经过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的长期积累,可能会出现新的突破。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和产业成为跨境投资新热点。发达国家科技实力雄厚,企业创新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占据国际产业分工高端,市场机制相对完善,技术成果与商业化、产业化联系紧密,将继续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将促进跨境投资和产业转移。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大,成本低优势明显。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潜力不容小觑,在一些产业领域和技术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

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可能进入中低速增长期。虽然自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和民营经济尚未完全启动,库存调整放缓。部分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明显阻碍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复苏缓慢,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同时,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发达国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经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疲软,金融形势恶化。利用信贷和财政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受到限制。另外,人口老龄化负担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规模需要一个过程,未来经济增长并不乐观。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复苏,但通胀压力较大,经济结构矛盾突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

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扩大出口、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试图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全球生产和供应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和标准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需要注意的是,明显萎缩的国际需求回归正常水平,国际产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尚需时日。全球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发达国家私人部门需求复苏慢于政府刺激的投资需求,过度消费与投资不足的矛盾正在调整;发展中国家仍在努力稳定外需,积极扩大内需。全球供给结构的调整会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化,市场重心可能发生转移。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扩大出口,可能会挤压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出口市场,造成外部需求环境吃紧。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扩大该区域的需求潜力,发展中国家与亚洲之间的区域合作可能会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促进该区域需求的扩大。

气候变化、能源和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受到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更加依赖传统能源,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环境成本、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和西方舆论的压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进行了试点战略安排,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努力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低碳经济相关领域领先。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碳排放交易、碳关税等概念和机制,既有积极合理的一面,又包含发展中国家。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和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各国的共识越来越多,但在责任和义务的界定、发展权益的维护、转型路径的选择、技术和资金援助等方面会存在长期争议。

世界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结束,新的金融风险仍在积累。第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美元贬值会直接损害各国美元资产的安全性。第三,南北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任仲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任重道远。四是国际市场波动频繁,主要货币汇率波动较大,全球主要股市动荡,原油、铜、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一些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粮食、能源和其他商品有很大需求,但它们没有定价优势,很容易受制于其他国家。

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协调国内国际两大形势

充分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大调整仍然是在和平、发展与合作的趋势下进行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对外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增加,有利于中国市场规模大、劳动力丰富等比较优势。新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将有助于中国打破某些产业的瓶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和环节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有利于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中国在全球和地区配置资源的余地。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权。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总量收紧,结构发生变化。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内需;发达国家扩大出口,振兴制造业,可能会挤压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固化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全球产业转移可能给中国带来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行业,也可能在某些行业产生外资垄断,在某些领域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国际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可能迅速传导到中国,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规则加大了对中国的压力,所谓的中国“责任论”、“傲慢论”、“威胁论”将不断翻新。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我们要抓住世界经济变化的难得历史机遇,积极防范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稳定和扩大外需,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双边、多边和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自由贸易,促进国际分工深化;把握全球经济分工的新变化和新定位,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贸易升级,转变粗放型投资和出口增长方式,积极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刻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将更加努力地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构建高效、有序、更加开放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积极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上出现了积极的评价和压力。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和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我们要继续冷静观察,冷静应对,有所作为,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国长期以来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规划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人道主义救济等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逐步增强中国的话语权;我们要稳步扩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回旋余地,努力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不断增强防范各种风险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

(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标题:“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12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