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8字,读完约5分钟

土地和信贷是宏观调控的两个大门。国土资源部肩负着繁重的土地调控职能。

未来10年,土地及相关问题将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就最直接的影响而言,包括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耕地与中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土地财政。

但从长远来看,土地制度尤其是农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也影响了中国亿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实施资源全球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资源战略合作,确保能源、资源和经济安全,也成为“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战略任务。

鉴于这些现实和长远的重大问题,《财经周刊》近日采访了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督察长许。

“双保险”解决“两难”

《金融周刊》: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许:在“十一五”国土资源改革发展实践中,我们坚持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突出顶层设计和业务基础,协调工作布局,为国土资源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统筹兼顾,确保发展,保护资源,切实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具体而言,“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系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国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消耗下降29%。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近7万亿元。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增加56亿吨、3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储量增加3380亿吨,铁增加71亿吨,铜增加1656万吨,铅锌增加3345万吨,铝土矿增加5.1亿吨,黄金增加2226吨。主要矿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石油近10亿吨,天然气3800多亿立方米,煤炭140亿吨,铁矿石40亿吨。

二是国土资源保护和监管秩序继续改善。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农村土地恢复6000多万亩,新增耕地2000多万亩,农业生产能力提高10%-20%。完成125万平方公里农用地分等评价和165万平方公里54种土壤微量元素评价分析。整合了6 574个矿区,采矿权减少了26 000多处。土地和矿产资源违法情况逐步改善,特别是近三年来,违法建设占用的数量、面积和耕地分别平均下降了25%、24%和26%,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发生率下降了32%。

第三,国土资源保障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大。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以上,25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用地超过68万亩。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高,全国30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成功避灾3000余次,避免人员伤亡近19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帮助缺水地区解决1000多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第四,国土资源发展潜力日益增大。国土资源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国土、矿产、地质勘查、灾害防治四大基本规划全面完成。依法行政不断加强,“两法”修订稳步推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三次矿产资源调查取得积极成果。利用科技手段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情况越来越多。全国1 ∶ 5万区域调和航磁工作分别达到23%和39%。整个系统的团队建设不断加强,执行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部门公信力不断提高。

金融周刊:从国内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的需求将继续上升,国土资源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如何看待土地管理的困境?

许:土地管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土地管理的“两难”和“双重”压力日益突出。

2010年,土地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实际建设用地642万亩,同比增长34.2%。第四季度,全国105个重点城市土地总价格水平为288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6%,住宅用地价格同比上涨11%,房地产土地调控面临巨大压力。2010年,我国土地出让总成交价格超过2万亿元。城市发展对土地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利益分配不合理,社会矛盾突出。土地流转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2011年,虽然中央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就要求防止摊点和项目盲目蔓延,但各地加快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土地需求非常旺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16个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民生工程、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用地需求将显著增加。同时,土地供应的相对短缺与土地利用的粗放浪费并存,使得节约集约用地非常困难。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违法违规用地总量大 比例高

地址:http://www.fozhu315.net/fhxw/3717.html